仇恨真的不是我们战斗的理由,纠纷更不是。如果仅仅因为我们和一个国家之间有纠纷,而且对他们相当不爽就要打仗的话,那么中国现在最应该打的不是日本,而是英国和法国。
大清朝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现在的中国政府,我们在西藏的问题上和英国人纠缠不清,我们在越南和法国人之间也是矛盾重重。而且英法是当初一脚踢开中国大门的两个强盗,仇恨如果可是指挥我们去战斗,现在的西南应该是炮火连天才对。
中国和英法在越南和西藏问题上的谈判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但是双方谈归谈,谁都不愿意采取一种强硬的态度,让现在的一副友好合作的现象受到损害。
特别是在西藏,由于西藏的****的体系本来就非常特殊,中国方面的脚步显得异常谨慎。当初杨小林成立西南方面军,并且让义勇军总参谋长蔡锷担任方面军司令,二十多万大军进驻云南,让英国和法国着实的紧张了一段时间,也让西藏一带的一些地方势力有些惶恐不安。
英国方面在印度马上组织了必要的军事力量,并且做好了战斗准备。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法国人和英国相当的默契,两个国家摆出一副攻守同盟的架势,一旦中国强行动手,他们准备马上还击。印度是英国在亚洲利益的根本所在,大英帝国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威胁到这里。
包括西藏的活佛喇嘛,同样是抱着一个警惕的心,眼睛盯着云南,深怕蔡锷打过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方面好像没有任何用武力来解决纠纷的迹象,而且中英和中法的关系慢慢的密切了起来,这让西南的紧张局势慢慢的得到了缓解。
战争的阴云好像真的慢慢远去了。
困桑巴特感觉不打仗挺好。困桑巴特是藏族人,跑马帮的,他最不希望看到这里发生战争,因为对于他来说,战争即有可能摧毁他的家园,也会断了他的生路。
在这里跑马帮可不是一般人能跑的起来的,西藏一带本就特殊,各个头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武装,马帮就像是汉人以前押镖的那个行业一样,你不光要拳头硬,还要人缘好才能跑的起来。
他手里有三百多人抢,算的上是人强马壮,可是每一次出入都非常的小心,特别是在西藏和青海交界的地方,这里汉族和藏族的势力错综复杂,一直是谁都管却又谁都管不了的地方。
土匪横行,响马遍地,千里无人烟!
进入西藏被抢了你还可以去找那个地方的头人,八成都能把货物要回来,但是在这个地方要是被人盯上了,你根本不知道是谁干的。
困桑巴特每次走这一段路的时候都要等其他的马帮一起走,凑个千把人抢,才能保证自己的绝对安全。西藏的势力对这里的土匪是不管不问的,中国西南方面军成立之后,派了一个旅来青海这里想剿灭那些土匪。但是汉人很快放弃了。
没有人能剿灭这里的土匪,因为他们就是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平时他们在家里像是农民一样,为生活而忙碌着,一旦让他们盯上可以下手的商队,他们马上集合,然后在前面把商队给抢了。
你不给他们抢是不行的,这里土地贫瘠,靠着田地里的那点收入根本无法让这些人生活下去。没吃的了自然要抢,而且把抢看的天经地义。结果是陷入越抢越穷,越穷越抢的恶性循环。
汉人的部队一来的时候到处去找那些土匪,但是他们找不到。等他们一走,土匪马上出来了。后来汉人发现军事上的剿灭无法达到目的之后,马上在青海这里建立了几家工厂,其中还有现在政府大价钱扶植的青海精密仪表厂。
另外,汉人还从成都开始修建直通青海的铁路,同时在这里雇佣当地人修公路。这些举动明显比军事剿灭要高明一些,但是困桑巴特依然不看好。
是有很多原来的土匪现在去修路去了,不过还有一些已经无法改变自己生活习性的家伙依然靠抢劫为生,这让来往的商队依然十分危险,而且路总有修好的时候,你修完了,那些人又失去了工作,局面还不是一样要回到从前?
困桑巴特觉得以后跑马帮还是要靠自己,官兵真的靠不住。
看看身后五十多车的货物,再看看前面那条仿佛要延伸到天际的道路,他在内心中祈祷了一下,希望这一次能和以前一样人货平安吧。他本来想多等几支商队一起出发的,但是这一次运气显然不太好,十几天的功夫居然一支商队都没有来。那边飞鸽催货好多次,再不走真的不行了。
“检查枪膛!每个人都把精神打起来!把马料喂足了,车上货物绑好!”
虽然跟着他的都是一些有经验的伙计,可是困桑巴特还是一遍又一遍的叮嘱着,直到确定所有工作都已经做好。出发的时候他的速度非常快,半天的时间一百多里就跑下来了,因为他很清楚,如果有土匪盯上自己肯定是在后面,速度快一点甩掉土匪的眼睛自己相对能安全许多。
汉人的路修的不错,虽然不是太宽,但是马帮走起来非常顺畅。这对他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土匪走起来也一样顺畅!等到天色快黑的时候队伍有些疲惫了,有人提出要休息一下,但是困桑巴特还想再往前赶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