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谋士出身带来的不好了,礼贤下士,却也不必如此。楚国留京的将军坐在宴席的一边,看见此幕之后, 讥讽的笑了笑,朝着兵部尚书看了看,低头去拿酒杯,慢吞吞的喝完一杯酒后,道:“看见那孙子没,就是他的弟弟,杀了元起。”
兵部尚书一惊,道:“谁?”
楚国将军:“在吴方毅后面,那个校尉。”
兵部尚书心里沉了沉。
兵部尚书有一个私生子,就是元起,当初年少,还是说话的楚国将军带出去打仗的,那么个朝气的少年郎,就这么死在了敌人的手下。
说话的楚国将军叹气,那个孩子,虽然是兵部尚书的儿子,但也是他养大的,不亚于亲生儿子。
兵部尚书还在读书的时候,爱慕上一个青楼女子,本想着纳回去,但是家中老母亲不同意,妻子也不同意,觉得纳妾即便是从家里扯个丫头,也比青楼女子好。
兵部尚书便将人养在外面,生下了一个儿子,养到了六岁,结果青楼女子还是被妻子忍无可忍发卖了。
兵部尚书的老母亲是拦着他不准去寻,只说可以接受孙子回家。但是元起那孩子,实在是个烈性的,死活不肯。
兵部尚书没办法,又见孩子恨他,便将人送给了将军,将军养着他,他倒是待将军还像亲生父亲一般。
将军要出征了,不准他跟着,他就偷偷的跑出来,跟在兵队里,直到快到战场时,将军才发现,这孩子竟然真跟了来。
“我也要军功,我也要为国作战。”小家伙梗着脖子,跟他道:“举国皆兵,难道我就算不得兵了么?”
将军没法子,赶又赶不走,只好带在身边,带是再谨慎也没有完全之策,元起还是死了。
他死的时候,将军那一晚上都没有睡。熬到第二天,拼着一口劲,将杀元起的小将给宰了,首级挂在城墙处,说不得是什么心理,只觉得出了一口恶气。
但是如今,那小将的兄长来了。
将军深吸一口气,知道这是不能善终了。
人家是为什么来的,大家心里有数,但是人家会不会在京都就做出杀人之举,便是将军也难以预料。
他只好将这事情告诉了楚皇,楚天齐刚刚喝了太多的酒,一下子就被惊醒了。他瞬间站起来,道:“你说的是真的?”
将军和兵部尚书点头,“殿下,最怕的是他有杀心,不服吴方毅的管教,私下里做出什么事情来。”
他们跟秦国是有血仇,秦国跟他们照样有血仇。血仇之所以是血仇,是它的仇恨流在骨子里,根本不能消除。
“除非是抽了骨,扒了皮,将血液都流干净,否则根本不能释怀当初的事情,殿下,我们怕是还没跟禹国打,便要跟秦国人打起来了。”
楚天齐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他是个极为有天赋的说客,当晚便去请了吴方毅来,将事情说给他听。
他沉重万分的道:“当初秦楚两国大战,已经过去许久,难道还不能忘怀么?我们楚国是被打的一方,但是依旧可以为了家国大义,跟秦国释疑,坦诚相见。我们最怕的不是跟禹国打仗,而是怕跟将军所带之军有所误会。”
“我们两军,若是都不能携手共进,那就是中了禹国的圈套。”
吴方毅却道:“……只是一个兄长罢了,难道就因为他来了,便一定会杀人么?楚皇陛下,您未免杞人忧天了,我们的士兵,有自己的纪律。”
纪律两个字,楚皇听着怪怪的,后来想了想,发现是禹军常说的词。
他也不恼,只道:“只是跟将军说一声,免得将来发生了我们都不愿意看见的事情,对吗?”
吴方毅便退下去了,但是他在楚皇面前说的镇定,却心里是不安的,因为,楚皇说的事情,他不知道。
他是临时从秦燕边境赶回来的,收到命令的时候还觉得不可置信,秦楚还可以合作共赢?
但是不合作也没法子,人家禹国已经打下了鲁国,接下来就是楚国。
楚皇说的没错,只要楚国灭,下一个就是秦国。
人家禹国难道打了楚国就不打秦国了吗?秦皇自然是同意的,还亲自对他说,“禹国之心,路人皆知,必定会除楚攻秦,将军此去,不是帮扶楚国,而是帮扶我们自己。”
吴方毅点头,没有多说。
只是想的这般,却又有许许多多上位者们想不打的事情。
比如,小人物之心。
吴方毅回去便将那个校尉小将给绑了起来。
“非是你之过,但是事情紧急,不能任由你在外。”
那校尉就笑着道:“将军捆我一人有何用,将军所带之兵,皆有亲足死于楚国之手,难道将军也要让他们收手吗?”
他道了一句,“实话告诉将军,我是真想要杀掉那个杀我弟弟的人,但是我忍住了,我想着即便是杀,也不能给将军添麻烦,只等大军开动,我留下来,拼个你死我活。”
他低头,沉声道:“将军,我家小弟,上阵杀敌,有何错?却被他砍掉脑袋吊在城墙上,尸首不完整的回了家。我母亲看见小弟的尸首,当即气绝,临行之前,却告诉我不要报仇。”
但是他怎么忍的住?
他摇头道:“将军,楚人总说秦攻楚残忍,但是楚待秦,又何尝不是狠毒?都是打仗的,谁也别说谁了,将军今日擒住我,可能擒住其他人?”
果然,今夜许多人都难以入眠,等吴方毅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第二天,有些人没有回来,有些人回来了,却在途中失踪。
兵部尚书去送吴方毅的时候,道了一句:“将军昨晚睡的如何?”
吴方毅笑着道:“梦里虽不安,但到底醒了。”
他骑在马上道:“尚书昨晚睡的如何?”
兵部尚书也笑:“跟将军一样,虽不安,但到底天明就要,来送将军出征。望秦楚两国,如同亲兄弟。”
吴方毅拱了拱手,走了。
楚天齐在见儿子的时候,就对楚愿说,“经过昨晚,可算得平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