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于,你觉得如今的美国游戏产业,是不是已经到了值得投资的时期了?”林棋例行式提问,想要看看小于的进步。
“应该算是吧。现在美国游戏产业已经从雅达利崩溃导致寒冬中复苏过来了吧。在83年的萧条之后,算是重新的站起来了,重新定义了游戏的规矩,让开发商和消费者都回到了正轨。”
雅达利公司作为此前全世界电子游戏产业的领袖,一手奠定了街机、家用游戏主机的商业模式。
即使是新创业电子集团的盘古电脑,一开始以游戏主机的形式发售,也是模仿雅达利公司的模式。
基本上,当初雅达利几乎是电视游戏的代名词,尤其是美国市场,绝大部分的第三方游戏制作公司,都是从雅达利平台开始发展起来的。
但是,雅达利无法控制,一开始也没有考虑到控制审核游戏质量。不仅仅是第三方制作的游戏很垃圾,就是雅达利自己自主投资的游戏,比如《ET》也堪称是垃圾中的战斗机。
在游戏行业辉煌的时期,是发行商提前预付了主机和游戏软件的资金,使得游戏开发公司还未将产品实际出售给消费者,已经提前回笼了资金。而由于,一开始雅达利平台的垄断,消费者也别无选择,所以,随便什么垃圾游戏也不担心卖不掉。
由于赚钱效应驱动之下,全美数千家游戏开发成功,在短短几年内成立。每年开发的游戏数量,数万计。不少游戏质量都是低劣堪忧,甚至大量的游戏,仅仅是以前的游戏换个名字和包装,重新拿到市场销售。
这样一再的透支游戏玩家的信任,最终导致了雅达利模式被全体玩家体制了几个月。实际上,按照雅达利的估计,玩家几个月后,应该还会继续来玩。
但是,雅达利错估了产业链的脆弱,整个产业链的资本,大量的从银行等等渠道融资,赚钱的时候自然没问题。遇到几个月滞销,爆发了巨大的危机。
销售厂商一开始能将滞销的游戏返还给厂商,但是导致大量游戏制造公司破产。游戏制作公司破产之后,销售渠道自然找不到人去退货了。为了回本,游戏厂商不的不将售价30美元的游戏以3美元的价格出售。这种争相抛售的行为,使得美国的游戏市场销量跌至谷底。新游戏也很难按照正常的价格销售,最终,导致了制作公司和渠道,不断的破产。
原本,游戏行业是光鲜的职业,结果在萧条时期,游戏公司的开发人员,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开发电子游戏的,而是含糊的介绍,自己的IT公司的职员。
整个83年的萧条,到了87年的时候,才缓缓平息下来。
但是,全球游戏产业的格局,已经彻底变了。不再是由美国的雅达利公司主导全世界的游戏产业的发展。
反而的中国的新创业电子集团,抓住了机会,成为游戏产业的龙头。其在全球游戏产业现如今的影响力和市场规模,远远超过当初雅达利最巅峰时期的四倍!
当然了,雅达利危机之后,美国游戏的平台并未彻底全部完蛋了。一些游戏制作公司,实际上也是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