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不是吹牛,除了第一年冬天有点狼狈,只能缩在机舱里苦熬,不太敢深入周围的山区寻找猎物。到了开春,冰雪融化之后,他也跟着活了。
下套、下兽夹、弄陷阱,玩的不亦乐乎。用热成像仪和夜视仪打猎,啥狼不狼的,谁来了也是一枪的货,大不了就两枪。
不想吃野味了就开着小帆船去湖里钓鱼,根本不用鱼饵,拟饵路亚照样上鱼,一水儿的白鲑和虹鳟,想咋吃咋吃,咋吃都好吃。
吃饱喝足,把躺椅放在湖边撑起太阳伞,看着如镜面一样的湖水,谁的生死都不用想,啥发展不发展的不操那个心了。随手扔几块碎饼干,就会有大天鹅跑过来表演水上芭蕾。
用不了几次,只要洪涛的身影出现在湖边,它们就凑过来,即便洪涛去湖里捕鱼,这些长着优雅外貌,实际上是强盗和小偷的扁毛畜生也会紧跟,等着分享钓上来的鱼头和内脏。不给就偷,偷不到了就从鱼钩上抢!
开春之后,洪涛又从游客中心停车场的几辆工作人员车辆上拆下来不少零件,比如散热片、排气管和金属油箱。一顿切割焊接,叮叮当当的装在机舱里,弄了套烧柴和煤的供暖系统。
炉子用油桶,内壁糊上泥烧透就是很好的保温层,外面焊上一圈一圈的排气管,这是水套。有炉火时,里面的热水会顺着排气管流向几个散热片,降温之后再流回来继续加热,土暖气是也!
机舱也被他用从游客中心拆回来的材料密封了一个遍,又隔成了三段。一段当卧室,一段当客厅,尾舱则是厨房。不光有炉子烟囱,还有排风扇呢。
厕所和洗澡间就别弄了,满地都是厕所,想去哪儿拉就去哪儿。守着这么多清澈见底的水,还要啥洗澡间啊。冬天?谁说冬天就不能冬泳了。冷……不冷那还叫冬泳嘛!
而且第二年春天他还多了个邻居,一位当地牧民。说起来也挺怪,赛里木是蒙语,翻译过来是山梁上的湖。可在这里放牧的牧民基本都是哈萨克和柯尔克孜族。
这位牧民就是柯尔克孜族,叫巴哈提·克里木,比洪涛小15岁。但长得老多了,如果洪涛不留胡子,两人站一起看上去和哥俩似的。
克里木说他有三个家,一个在hc县,是前些年政府给准备的,说是不让游牧了要定居。但他不习惯,祖祖辈辈都是骑马赶着羊群逐水草而生,定居了羊群吃啥?吃干草和饲料的羊皮毛不好,肉也不好,卖不上价。
一旦没了羊群一家人咋过?所以他还是在这里放牧,冬天就去东边天山深出的冬季牧场,开春再回来。即便丧尸病把她老婆和两个孩子都感染了,就剩下他一个人,依旧还是这么生活。反正除了盐之外他也不需要别的。
刚从冬季牧场赶着羊群和马群回来的克里木,看到缓坡草原上突然多出来一架飞机着实被吓坏了。他不怕丧尸也不怕野兽,但怕有人抢他的羊群和马匹。没了这些牲畜他就是废物,只能等死。
在山上猫了两天,仔细观察了两天,克里木还是没看明白那个汉人每天在飞机里忙活啥。但能确定的是,对方只有一个人。
这就不怕啦,牧人一对一谁也不怕,喝瓶酒再拿上刀子,一对二也不怕!于是他趁着半夜摸了过去,想把这个入侵了自己牧场的男人抓住仔细问问,如果是打算来抢牧场的那就弄死!
结果自然是失败了,还被洪涛揍了一顿。好在他会说几句汉话,连说带比划的表明身份,又被押着去山后面看到了羊群和马群才没被宰掉。看看,会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啊。
两个孤苦伶仃的老男人,谁也不碍谁的事儿。一个放牧一个打猎捕鱼,还互补了起来。你拿点鱼我来块肉,点上篝火烤一烤,再喝点小酒。虽然语言不是太通,但这时候根本不需要闲聊。
酒肉朋友,从此之后,两个人就成了标标准准的酒肉朋友。谁发现了什么好吃的就会招呼对方一起享用,吃完了就一起干活。
洪涛有汽油锯、克里木有驮马,这就是一对儿光头强。上山一顿呲呲呲,大批的圆木被驮马拉了下来,阴干一年,就成了修建羊圈和机舱小屋的建筑材料。
但到了深秋,克里木还是得离开,要赶着羊群到100公里外的冬季牧场,差不多5月份再返回。第二年他离开的时候洪涛送了一件礼物,霰弹枪和几十发霰弹。
等到了春天克里木回来时也投桃报李,送给洪涛更多的礼物,一匹黑色高头大马和几张鹿皮、山羊皮。这些都是他在转场途中和冬季牧场里打的。有了枪的牧民,简直就是动物杀手。
简明扼要的说,洪涛抵达赛里木湖的前三年就没离开过。每天打猎、捕鱼、修理机舱小屋、抽空种点蔬菜,再和克里木学学如何放牧、宰羊杀马做马肠,怎么在山野间找路和生活,也没闲工夫去琢磨别的。
说起来这里真是富饶,山里有野兔、雪鸡、狐狸、猞猁、獾子、山羊、羚羊、鹿、雪豹、棕熊、金雕、秃鹫等几十上百种大小动物。
还有遮天蔽日的云杉、塔松,以及贝母、黄精、党参、雪莲等几十种草药,摘野果、采蘑菇、伐木,吃喝用应有尽有。
可是到了2027年,洪涛不得不离开了湖边小屋,他的土暖气坏了,汽车散热片毕竟不是暖气片,里面的管道太细,被水垢堵死了。
另外他也需要找找太阳能板和替换的蓄电池,还有宝贵的汽油和柴油。即便不能用于精密的汽车发动机,老旧的拖拉机和发电机还是能凑合的。
然后他就见到了不一样的世界,短短七年时间,幸存者们就已经开始有了阶级。基地管理层好像古时候的贵族,有吃有喝有武器有军队,进出都衣着光鲜,或驾车或骑马,不可一世。
技术人员和军人应该算中产,在基地里有房子有家,付出一定的劳动就可以享受物资配给,生活无忧,还有成为贵族的可能。
基层工人和农民,即便到了末世里也还是工人和农民。数量最大、干的最多、报酬最少。不过他们同样能享受到物资配给,只是数量要少一些,但不会挨饿受冻。
最下面的就是无法进入基地,但又不得不聚居在附近,靠着基地支付的少量食物苟且偷生的倒霉蛋了。他们有的是因为各种原因被赶出来的,也有来的太晚没赶上好时候的。
每天就指望着基地里派发的各种临时工作换取点基本生活物资,或者去人类控制区以外的城镇,搜索基地需要的东西拿回来换成食物,这些人被统称为流民。
第441章 俺不是哲人
第一次出山,洪涛是骑着马走的,打算去500公里外的wlmq看看。但没过几天就跑了回来,不成啊,骑着高头大马是不用自己走路,舒服了,可危险性太大。
他刚沿着旧世界的公路走到奎屯附近,就被一队穿着黑衣服,开着装甲车巡逻的士兵给拦住了。没说几句话就要抢马,还要搜身,非说他是疑似的叛逆者。
这哪儿成啊,洪涛也没废话,趁着马匹不听话尥蹶子的功夫就把靴子里的伞兵刀抽了出来,一下、两下、三下,围着他的三名士兵脖子上就多了个喷血的小口子,再往装甲车的顶盖里扔颗手雷,骑上马就跑。
经过这次出山,洪涛大概有了点感悟,现在世界变了,规则也变了,自己必须也得跟着变。
咋变呢?首先就是装扮。从使馆里找到的美军作训服肯定不能穿在外面,太扎眼,别说士兵们怀疑,路上看到那些穿的破破烂烂的流民们也都偷偷用诧异的眼神盯着。
想不被人看一眼就怀疑,就得融入到他们中间去,最容易装扮的就是流民。符合要求的破衣服自己是没有,但克里木有。他一年到头就是那身羊皮袄,脏的都分不出颜色了。
没的说,让他也给自己做两身,不管打渔还是伐木或者干活、做饭都套在外面,吃完羊肉手上的油也得抹上。不到一个月,嘿,你再看,自己也是牧民了!
流民们用来御寒、挡风的大斗篷更好办,从自己衣柜里找件风衣,各种破布头就往上缝吧,缝满了也就圆满了。还别说,这玩意确实挺挡风御寒的,就是沉了点。
里面贴身的还是自己的衣服,再外一层是迷彩服和战术背心,外衣则是破皮袄和破皮裤,陆战靴缝上两块皮子也算带了补丁,用斗篷和兜帽一盖……
好像还差点意思,到底是哪儿不对呢,洪涛对着镜子仔细照了照,嗯,是眼睛和面容,太容易被人记住了。
这个好办,来副太阳镜……不实用,那就来副雪镜,连眼睛带上半张脸全挡住。嘿嘿,这下就算初秋来了,也认不出!
光有服装就够了吗?当然不成,编瞎话要成套,演戏自然也得成套。穿的像牧民,说话也得像。这个倒不难,和克里木相处了4年,就算没完全学会他们的语言,学他说话的腔调还是没问题的。
装扮有了,语言像了,还得有个符合身份的名字,叫啥呢?当初他和克里木说自己叫阿凡提,但这个称呼根本就不是名字,而是对有学问人的尊称,还得弄个更像哈萨克或者柯尔克孜人的名字。
于是依勒比热丝·巴哈提的柯尔克孜牧民,在2027年夏末初秋时,骑着自行车出现在了奎屯驻军的检查站。
依勒比热丝,是柯尔克孜语里雪豹的意思,也是克里木儿子的名字。巴哈提则是克里木的姓氏,酒肉朋友嘛,借姓氏用一用,他应该也没啥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