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黎城里。
马康带着两个保镖,慢步在宽阔的水泥地上。
这还是他四年来,第一次来到蜀地,此时看着井然有序的房屋格局,心里也有些感慨。
“这应该是仿照的长安城吧,从规模上来看,已经不亚于那个世界都会了。”
一声低喃,马康不顾周围人诧异的眼光,自顾自地往前走着。
九黎城绝大多数都是现代人,再加上马康相貌奇特,辨识度极高,很多人已经认出了他。
不过认出来是一回事,真正上前打招呼的却很少。
如今在九黎城,居住着大量的“名人”,什么大明星、小鲜肉一大堆,你只要有钱,往梓河两岸走一趟,就能看到他们。
在这种情况底下,追星之类的事情已经不复存在,最多是见面打声招呼。
而这些所谓的“明星”也没有什么架子,现在能够在九黎城租得起房子、甚至是买得起房子的,没有一个是蠢货。
至于那些“低能儿”,是没有办法存活的。
随着规划司暂停了房屋的修建,九黎城的房价也迎来了一次暴涨。
即便是最偏远的几个里坊,租金也达到了十元一个月,这相当于普通工薪阶层一个月的工资。
想要购买一套房子,你必须要准备七八千元的巨款。
而这种高房价也不是没有人反对过,但每次讨论的时候,财政司那批人就会站起来力挺。
他们所提出来的理由也很强大,那就是税收!
如果不卖房子,官府的财政问题如何解决?光靠卖药品、卖风扇、卖瓷器和漆器是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的。
这些商品的钱,绝大多数都会留在相关的工坊和研究学院,用来养活工人和职业传承者。
能够收缴上来的,只有百分之五的营业税,以及百分之一的教育附加费(按照营业额收缴)。
而教育附加费是用来发展教育的,不论是建设学堂,还是编列教材,甚至是核发教师工资,都需要从这笔钱里扣,本来就处在入不敷出的窘境。
如果按照上一个季度的统计结果,营业税和教育附加费只占到了总体税收的百分之27,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卖房子和收取房租获得的。
至少在未来的五年之内,“房地产”仍旧会是支柱产业,他将解决官吏的俸禄、士兵的军饷、伤亡的抚恤金,以及修路、挖渠等基础建设的相关费用。
这是一笔庞大的开支,没有一些特殊手段,是负担不起的。
——
继续往前走着,当看到造型精美的“电动自行车”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马康心下一惊,不自觉地停下了脚步。
作为华商会的创始人之一,他对于九黎城的观察,还是以商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