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屋>历史军事>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9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91节(1 / 2)

闽地如今的大好形势,还不够稳,倘若别处海防失守,倭寇再度袭来,一手建起的繁华码头,将成为倭寇眼中的肥肉。

凤尾峡一战,只是治标,而今到了治本的时候。

裴少淮到嘉禾屿寻燕承诏,说明自己的来意,道:“请燕指挥助我,上奏请改海防之策。”

“裴知州什么打算?”

裴少淮分析道:“倭人如毒蚁,闻食而来,而今嘉禾卫连连告捷,大挫倭寇,却只是守住闽南一带而已,宛如灭蚁只堵了一穴,毒蚁仍会绕道而来。”

“你想直接灭了蚁穴?”燕承诏问道。

裴少淮摇摇头,说道:“大庆与倭穴相隔辽辽东海,便是仗着大船强兵,攻而夺之,日后也不易守,伤我大庆百姓财力而效果见微,并非上上之策。”

又言,“再者说,倭国东西皆海域,水下复杂,若未能绘制海域图,探明航路,岂敢轻易发船出兵?”

征战劳民伤财,裴少淮并不甚支持,至少现在还不是合适的时机。

裴少淮取来闽地海防图,挂于墙上,指着图上几处岛屿,说道:“倭寇来犯我大庆,常在这几处岛屿中转,休养生息,以我之见,倒是可以奏请陛下增派水师,将这些岛屿一一管控起来,此乃其一。”

“其二,应天府一带,曾有过数十员倭寇横行数百里,每过一处便掠夺一处,驻守的卫所束手无道,何也?兵员操练不精,职责指派不明。”

大庆为了防兵乱,对于卫所兵员的活动范围限制得很死,哪个卫所管哪块地,都是圈好了的,驻守的将士若是踏出半步,便是死罪。

这样的兵策,给了倭寇可乘之机。

倭寇登岸袭扰,每每选在卫所驻守的边缘行动,当大庆将士率兵前来剿倭时,他们便狡猾蹿往别处,靠着不停游走边缘来保身。

从而便有了数十人能猖狂数百里这般不可思议之事。

裴少淮建议道:“以我之见,倭寇从何处登岸,便主属哪一卫所追剿,左右相邻卫所戒备、辅助,若是有失,一同追责,如此便少了‘无人看账’这样的事。”

听了裴少淮一攻一守的建议,燕承诏微微颔首,道:“那便依你之言,你来主谏,我来附议。”

两人合拍,效率颇高,事情很快就定了下来。

至于如何牵制倭国,裴少淮自然还有其他计策,只不过事情要一步步来。譬如说,燕承诏已经对牢狱中那毛利四郎下手,从他口中熬出了不少可信消息。

正是因为丰臣家势力日渐强盛,一步步壮大,有一统南北的趋势,才让毛利家险中求胜,通过加派兵力外出劫财,从而丰盈家族财力,收拢更多幕僚。

这般看来,天天在牢中拔头发、心智已有些恍惚的毛利四郎,倒是不急着要杀他了。

裴少淮的折子刚刚密呈上去,隔日,便有福建布政司那头传来圣意,说是泉州府新知府一时半会儿难以到任,而府试择才是不可耽误的大事,皇帝直接指定裴少淮担任泉州府试主考官。

裴少淮正疑惑皇帝为何突然给他派这样的任务,坐在一旁喝茶的燕承诏,却风轻云淡说道:“早同你说过,闲暇时多给皇上写几个折子。”

裴少淮困惑望向燕承诏,这两件事有什么干系。

燕承诏不急不缓说道:“你想不通皇上为何将这样的事安在你头上,这便对了。”这件事确实不是非裴少淮不可的,从布政司里调个四品大员更合适些。

“兴许皇上只是为了找个由头给你下一道圣旨。”

第201章

听了燕承诏的话,裴少淮了然,皇帝钦派的任务,待事了以后,自然要上奏回禀的。

燕承诏见裴少淮若有所思,又说笑道:“为圣眷太多所忧的,裴知州还是燕某所见的第一人。”

“燕指挥也莫太高兴了。”裴少淮“回呛”一句,道,“若是皇上准奏,集江阴、广洋、横海、水军四卫舟师,再许以浙江、福建等地九卫指使权,舟师浩浩荡荡南巡剿寇,燕指挥手里的虎符也沉得很。”

谁知燕承诏不恼反喜,应道:“带人出海活动活动筋骨也好。”

眼下已是二月下旬,四月转瞬即至,是以裴少淮回府简单收拾行当,隔日便乘舟北上泉州府,坐守贡院,准备府试之事。

……

金炉御烟沐皇殿。

缕缕檀烟如云似雾,萦绕于御书房内。

先是镇抚司那边送来密奏,皇帝还未拆开,便认出了奏折硬壳上的那个“密”字出自裴伯渊之手。

承诏的字没这般端正。

接着又有余通政使求见,皇帝暂且收起折子,道:“宣。”

余通政使行礼后禀道:“通政司银台昨日收内外奏折、章疏共十五本,无四方申诉、法告,特呈陛下过目。”

是来送奏折的。

皇帝问:“六科、御史台可有言官上奏?”内外官员为了在皇帝面前露面,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上个折子,此风旧矣,皇帝常常只拣些重要的看。

“兵科裴给事中有奏。”

“哦?”皇帝一下子来了兴致,道,“呈上来给朕看看。”近日究竟是什么好日子,让裴家两兄弟一齐上了折子。

余通政使退下以后,皇帝开始批折子,先是读了裴少津的奏折,题为《请议改马政安民心彰圣德疏》,是会同太仆寺上的折子。

裴少津妻祖父任太仆寺卿,他又身任兵科谏言之责,自然十分熟悉大庆朝的马政。

正所谓“国事莫大于戎,军政莫急于马”,若想战胜鞑靼,非战马骑兵不可,是以大庆极为重视战马。此事无可厚非。

问题在于,在何处养马,又由谁来养马。

太仆寺之下设有苑马寺,掌管六监二十四苑,督北直隶、辽东、平凉、甘肃各地的官牧。

专设了官职,又建了官牧马场,本是件好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