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屋>历史军事>全球战国> 第631章 天启御驾亲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1章 天启御驾亲征(1 / 2)

“万岁爷,万岁爷。”

“唔,何事?”

“打搅万岁爷清梦,奴婢死罪。但万岁爷说过,只要是印度远征军那边的奏章,无论何时,都要向您奏报,所以……”

“掌灯,拿来给朕看!”

1633年6月23日,在经过了沿途各方人员近三个月的全速接力后,曹文诏等人的奏报以这个时代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朱由栋的手里。

仔细看完了曹文诏刘招孙的联名奏章,以及毛文龙、罗雄、张宏等人的奏章后。朱由栋披了一件单衣,走出了乾清宫,借着月色,慢慢的走上了煤山。

紫禁城的建筑并不算高,在大明的水泥进入广泛使用后,京城周边更是修建起了很多七八层甚至超过十层的较高建筑。不过,当朱由栋走上山顶的时候,半个北京城仍然被囊括于他的视线之内。

这会儿是凌晨五点,紫禁城内也好,更远处的普通城区也罢,都出现了一些星星点点的灯光:这是无数早起做活的人点亮的吧?他们是不是在忙着准备早饭,又或者忙着和面熬粥,以应付接下来大量的食客?又或者是刻苦的学子在通宵苦读?还或者是有人闻鸡起舞?

漆黑的夜色慢慢变淡,视线也逐渐的清楚起来。朦胧中,一颗歪脖子树的影子,出现在了朱由栋的视线中。他循着微光走了过去,然后双手在这棵树的树干上摸了又摸。

对皇帝的这个动作,方正化已经非常熟悉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这一两年,皇上很喜欢来这里,来了这里之后,就在这颗歪脖子树下徘徊许久,有时候还要喃喃自语说一些谁都听不懂的话——其实不是听不懂,是朱由栋不许他们靠的太近,所以根本听不清。

贴身伺候朱由栋二十多年的方正化都不懂朱由栋这个举动的意义,整个大明估计也没人能懂皇帝这么做的原因了。说起来,在这个时代,唯一能懂朱由栋这个举动的可能只有菲利普。若是他站在这里,一语就能道出朱由栋这么做的原因:王者需要时刻自省、自警!

从1632年3月大明开始动员,5月发兵。即便从刘招孙8月登陆加尔各答算起,到了现在的1633年的7月,大明征伐印度已经有一年了。

一年,连同海军在内,四十三万大军万里远征,每天的消耗是极为惊人的。财政部部长曹三喜在前天才哭丧着脸告诉他:一年下来,国家已经为此投入了两千二百万银元了——这还是因为伤亡名单不全,抚恤什么的没有全部发放的数字!

虽说现在朝廷每年的结余大概有一千七八百万,加上内库拨付的一千万,朝廷今年的收支估计还是有盈余。但是毫无疑问,只要战事这么焦灼下去,朝廷出现赤字是迟早的事情。

可是如此规模的远征,一年之后,收到的成效?

也不能说是微乎其微吧。至少孟加拉邦是拿下来了:这个孟加拉邦可不是后世只有14万平方公里的孟加拉国。而是包括后世孟加拉国、印度的西孟加拉邦以及以所谓的阿萨姆邦为首的印度东北七邦在内的,一共4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黄麻产地,拥有世界上最适宜种植水稻,发展淡水渔业的广袤水源。概而言之,对于农业社会而言,除了雨季河水泛滥比较严重以外,这是一块大大的福地。

不过,虽说切了这么大一块地盘下来,但是对于此时统治区域超过400万平方公里的莫卧儿帝国来说,说是伤筋动骨都算勉强啊。

万里远征,和一个大国作战,果然不是那么轻松的。

但是,和未来的对手奥斯曼、西班牙比起来,印度对于大明来说已经算是近的了。而且莫卧儿此时仍然只能算是一个中古国家,那个奥朗则布就算拿到了达塔尔的记忆,也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发力。朕从担任监国之日算起,执掌大明已经十八年了,打这么一个国家都还拿不下来的话,将来如何面对奥斯曼和以西班牙为首的欧盟?

最近这一年,朕亲自坐镇京城,主持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机构改革,总体而言稳步推进,收效非常明显。各个地方政府,至少在省一级,机构已经完全健全并且有效履职了。各地的中低级公务员,也逐步的取代了以前的胥吏和差役。政府职能的完善,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因为战争,国家一下子撒出去这么多银子,也刺激了民间经济的爆发。总体而言,大明正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这已经不是中兴了,而是超越了大明最强盛的永乐、仁宣时代!

不过,现在这远征印度才一年呢,军中大将就有了不一样的想法。如曹文诏、刘招孙出身于横海卫以及方山系的将领还好。像毛文龙这样的将领,居然公开的在奏章里请求朕暂时停了这次远征?

在征印这件事上,朕是犯了点错。朕心里老是记得后世阿三们的种种奇葩,本能的小看了他们。但是,此时的三哥们,还处在莫卧儿帝国的统治下。这个国家,其实还处于上升期。比起历史本位面上,到了18世纪,已经是一盘散沙的莫卧儿,不知道强了多少。至少,历史本位面上发生于1757年普拉西战役,900英国人加2000印度当地雇佣兵对阵孟加拉王公的七万大军。英军只打死了对方500人,孟加拉人就全军崩溃的事情。在这个时代的莫卧儿帝国军队里,是不会上演的。

但是,这个莫卧儿虽然远比18世纪的莫卧儿强。但朕的大明能够动员的力量,也绝对不是那个时候的英国人可以比拟的!

双手更加用力的按在了这颗歪脖子树上:朕最近一两年反复在煤山寻觅,就是这棵树长得最像了,想来这就是历史本位面的十一年后,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的地方了吧?这里真是一个值得朕经常来反思自省的地方啊。

在这颗树前沉思许久后,朱由栋终于从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退了出来:“方正化。”

“奴婢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