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结束后,片名在一副绝妙的图画上浮现。
这是一幅山水画,远处的是红色的山峰,中间的是湖泊,上面还有一叶扁舟,靠近的地方,则是黄色的田野。但这又不是山水画,因为一双筷子把这幅山水画给夹了起来,这分明是一块红烧肉啊!
“舌尖上的中国”。
“a-bite-of-china”。
这是中英文的片名,旁边还有一方小标题“治大国,若烹小鲜”,再旁边一方印章,上面写着“魅力纪录”。
“原来是纪录片!”小张恍然,“万小虎和宁皓竟然还拍了纪录片,有意思。”
“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和气候的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在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李立宏娓娓解说中,小张不知不觉就忘记了自己正在看的肥皂剧。
开始专心的跟着纪录片,慢慢的体验《舌尖上的中国》的美妙。
“哇,松茸是这样子的啊!好想吃啊!”
“哇,竹笋,挖竹笋好有意思!”
“哇,诺邓火腿这么酷啊,能崩掉牙呢。”
“啊呀,莲藕长在这么深的泥中……呜呜呜,挖藕的人好幸苦啊,身体都要累坏了。”
“哇哇哇,好多大鱼。”
整整一集《舌尖上的中国》,就在小张的惊呼和感动中,结束。小张甚至连下集预告也津津有味的看完了。
“好看,好看,好久没看过这么好看的纪录片了。”小张看完之后,意犹未尽,索性就掏出手机,给自己的吃货闺蜜打电话,开始宣传《舌尖上的中国》,并勾画明天去吃什么。
而像小张这样,被《舌尖上的中国》吸引的观众,又何止一个两个。
几乎在第一集的后半段,这部纪录片,就超过了同时段的所有电视剧,成为收视冠军。当初央视购买《舌尖上的中国》条件比较苛刻,因为万小虎的坚持,央视在十点档,特别开辟了“魅力纪录”专题栏目,就为了播放这部纪录片。
但是,是不是能够成功引起观众的兴趣,央视的人也没底,如今,第一集完美结束,结果振奋人心。
随后的六集,可以说真正的风靡全国,一向喜欢看电视剧的小青年们,也都锁定了每天晚上的十点四十分,准时收看《舌尖上的中国》。
每天,大街小巷,都能听到人们在谈论昨晚的节目,介绍了哪些美食故事,哪些人文趣事,哪些好玩的有趣的中国人的食物文化。
而在时光网上,专门开辟的《舌尖上的中国》主题栏,也不断的汇聚着无数吃货,在上面畅所欲言,分享这部纪录片的观影感受。
“全力推荐这一部,虽然目前只放出第一集,可是看了第一集我就知道,以后在我的中文纪录片推荐名单上它一定占据首位。有人文的关怀,一种质朴的珍惜态度贯穿其间,尊重劳动,尊重自然,尊重传统……这种温情是绝大多数列举数据、搬弄文字、炫耀历史的中国纪录片所缺乏的。”【祈月儿】留言。
“中华美食最能引起中国人的共鸣!美食背后的故事也是中国人最质朴的品质!”【记918】说。
“真不敢相信这是中文纪录片,但是看到总导演是万小虎,突然就释然了。”【冬天的浓雾】说。
【古岑月殇】则说:“爱国主义教育片,各种感动,我想妈妈了,浪费食物会招天谴的!另外,本片一定要翻译成韩文和英文,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的美食!强你们一千万倍啊!”
【kylz】说:“经过坚定,万小虎、宁皓这些导演,都是吃货!”
“美食节目居然看哭了,只能喟叹自然的伟大,只想说我爱这个国家!”【大海星】欢呼。
【杀刚狼】则大呼:“‘当我们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付出劳动和智慧的人们。而大自然则以她的慷慨和守信,作为对人类的回报和奖赏。’美食与感动并存的纪录片!我们的目标是:吃!遍!全!中!国!”
因为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吃货在中国形成了一股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