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后宫之路

关灯
护眼
第七十六章 后宫添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太后寿宴过去不久, 皇上下旨正式立后,只是这后位的人选有些出乎意料, 是吏部尚书的侄女, 前太师的孙女,年芳20的方家姑娘方文婧。

方家是清流,贤明满天下, 可以说是文官里的佼佼者, 而这方家姑娘,说起来, 是京中贵女中的一个尴尬存在, 16岁那年, 方家姑娘尚未议亲, 其父查案过程中因公殉职, 方家姑娘本是待嫁之年, 却不得不为其父守孝三年,待出了孝期,19岁的方姑娘已是不折不扣的大龄剩女了, 方家为了女儿的婚事也是头疼不已, 却不想, 皇上一道圣旨, 方家姑娘直接成了皇后。

这个消息, 可谓是震惊朝野, 就连方家也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因着年龄不知前路在何方文婧本人,更是不敢置信,自己有朝一日, 竟然被皇上迎进中宫, 入主后位。

不管朝廷内外对这个消息有多么震惊,皇上旨意以下,无可更改,想要以此觐见说出些什么不妥的言官们也着实无话可说,方文婧无论是家室还是德行,都没什么可诟病的,就是年纪,为父守孝也无可挑剔,何况皇上这是二度封后,可没人规定新皇后必须是十五六七岁的妙龄少女。

而之前呼声甚高的冯家姑娘,皇上也下了旨意,以从一品的贵妃之位,迎入宫中,另外,寿宴之上,以一曲拜寿舞跳得惊艳四座的李家姑娘,则以从一品的淑妃之位映入宫中。

同时,皇上同意了朝臣提议的选秀之举,明年三月,昌盛帝将进行大选。届时,不仅有民间采选,就是官宦之家,凡是有适龄未婚的小姐们都要来宫里走上一圈。

冯家姑娘和李家姑娘进宫的日子定在了今年的九月份,而帝后大婚的时间则是十月中旬,以示尊重。

到此,昌盛帝这个天子的家事,也算对朝臣天下有了一个妥善的交代。

后宫里,因着这些消息,气氛很是低迷,如今后宫人数不多,规矩相对宽松,后妃们的日子更是过得宽裕,即便是那些不受宠的,也都还算过得去,可这马上就要迎来两妃一后,俱是家世优渥,年轻貌美,明年更会有数不清的美貌新人,只要一想到这些,宫妃们的心情无一例外的,都很不是滋味。

贤妃近来,处理宫务之时,也是时常走神,元后去了这么些年,她就管了这么些年的宫务,如今,终于要有人接手了……

对镜梳妆的时候,贤妃看着自己眼角边的皱纹,也是暗暗伤感,她是昌盛帝还是太子之时的老人了,风风雨雨这么多年,昌盛帝继位都已满了十年,她如今,年老色衰,似乎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了,只是一想到自己年华不在,而这后宫,却即将迎来一大批年轻貌美的女子,纵然她早就心如止水,却还是难免有几分不平。

“娘娘,三皇子过来给您请安了”贤妃的宫女进来禀告,打断了贤妃的对镜自怜,她的脸上马上恢复了往日的笑容,眼睛里也多出了几分发自内心的喜悦“快把人请进来”

“琪儿给母妃请安,母妃安好”小大人一般的四皇子进门第一件事先给贤妃请安,规矩一丝不错,已满四岁的三皇子如今已经开始有师傅给他启蒙教学了,小小年纪就已经是有课业的人了。

这几年来,不得不说,贤妃把他养的很好,教导的也不错,昌盛帝对这个儿子,很是看重。

贤妃拉过三皇子的手,摸了摸他手心的温度,又关心道“早膳可吃饱了”

三皇子一一回话,娘俩说了几句,三皇子这才告退,领走的时候贤妃还不忘嘱咐他身边的宫人护好三皇子,别让他磕着碰着了。

等人走远了,贤妃再次开口,问的就是身边的宫人了“最近张容华那边还算老实吧?”

自从三皇子懂事后,贤妃已经明令禁止张容华在接近三皇子了,把三皇子的身边围了个水泄不通,不给张容华可乘之机。

三皇子还小,如今尚且不能分辨亲生母亲和养母的区别,贤妃不希望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影响了三皇子。

“张容华那边消停的不得了,奴婢瞧着,这么些年过去了,只怕张容华也想明白乐,三皇子在你跟前只有好的,她估计也不会再妄想什么不该想的了”宫人斟酌着回复道

“但愿吧,虽然这两年她一直都很消停,可本宫这心里,还是不安的很,就怕哪日,因着她,在坏了我和琪儿的母子情分,说起来,我竟有些后悔,当年若是狠狠心……”贤妃叹了口气,没有继续说下去。

宫人低头听着,不敢吱声

九月份很快就到了,冯家姑娘和李家姑娘几乎不分前后的被迎进宫门,一个赐住长乐宫,一个赐住永福宫。

她们入宫的当天,皇上却是留宿在了贤妃的广宁宫。

贵淑贤德四妃虽然同是从一品的位份,但历来都有个先后顺序的,如今冯李两人新进入宫就占了前两个位置,贤妃德妃两人的面子还是很有几分不好看的,不过皇上却声明,皇后进宫之前,宫务依旧由贤妃掌管,德妃从旁协助,这个旨意一出,也算替二人挽回了些颜面吧。

至少后宫诸人,由此就多多少少明白了皇上安抚老人的心,也多少都有些安慰就是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