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开封府坐牢

关灯
护眼
第 96 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崔桃买下宅子后, 王四娘和萍儿都忧心忡忡起来。

“不会是打算从开封府出来后,咱们就住在这里吧?”萍儿惴惴不安地试探问。

崔桃瞥她们二人一眼。

“啊啊啊……这也太吓人了, 我们住不了鬼宅呜呜呜……”萍儿立刻红了眼, 抱住王四娘的胳膊,委屈巴巴地哼唧起来,推搡王四娘去劝劝崔桃。

崔桃正要张嘴说话, 王四娘马上伸手示意崔桃, 请她千万别说“你不住就滚”的话,太伤她们姊妹的感情了。

“我就是想跟崔娘子一起住, 可这鬼宅真有点住不了, 太吓人了。虽说这鬼叫的问题被崔娘子破解了, 但这鬼宅发生过挖眼案却是实实在在的, 而且崔娘子还在这里养过蛆, 满汴京的人都知道这里是‘蛆鬼宅’啊, 说出去也不好听。”

既然王四娘不用她说话,崔桃就不说了,专注检查这宅子的状况, 用手敲了敲木梁, 测试其结实的程度。

“那……那再不济, 咱们就把这宅子拆了重建, 别留一点以往的痕迹也成。建的时候, 我多搞些桃木、艾草之类的驱邪, 地上都撒满黑狗血, 香灰!”王四娘见崔桃不理自己,觉得她肯定是做定主意了,便主动退步, 马上提出一个新提议 。

“用不着这么麻烦。”

王四娘和萍儿双双震惊地看着崔桃, 理解崔桃的意思是打算在就宅子原本的基础上进行修葺和改建。崔娘子改建的能耐,她们俩丝毫不怀疑。之前她在开封府荒院建凉亭的时候,她们都已经见识过了。

王四娘和萍儿俩人互相搀扶着,做了半天的思想挣扎之后,最后都不约而同地哭丧着脸,屈服于崔桃的决定。

能怎么办,当然是听老大的。老大非要住这里,那她们就只能舍命陪姐妹了。

“你们听到什么没有?”崔桃问。

王四娘和萍儿都闭嘴静听,只觉得四周安静异常,什么都听不到,最多只有风吹树叶的声音,偶尔有两声鸟叫。这大雨巷实在是太安静了,安静得叫人有些觉得害怕。

崔桃却对她们的回答很满意,边在宅子里继续转悠边笑。

“要我说这宅子还不如另一座,”王四娘说的是同样发生挖眼案的另一座鬼宅,“那座宅子好歹街上热闹,人来人往还能有点人气,不那么阴森。这大雨巷,真的是白天太安静了,整条巷子都没人影。咱们三个女人住在这,邻居们还是一群做粗活的男人,真不大合适。对了,老大决定住这里,可告诉韩推官了?他会放心?”

“当时还不确定要住哪儿,只告诉他我要搬离开封府,在外面住比较方便。”

崔桃的话还没说完,就见王四娘和萍儿兴奋起来。俩人都跃跃欲试地想要把这事儿告诉韩琦,寄希望于韩琦能够阻止她在鬼宅安家。

崔桃终于忍不住,噗嗤笑了一声,“谁说我要在这里安家了?这鬼宅我确实不怕,住得了。可我总要考虑其她住户的感受,以及偶尔登门造访的客人们的心情。”

王四娘和萍儿齐刷刷地看着崔桃,当意识到她们就是崔桃嘴里的‘其她住户’后,都高兴地跳起来。

“这么说崔娘子不打算在这里安家?”在得到崔桃的再度肯定之后,俩人更高兴,却又不解崔桃为何要把这间鬼宅买下来。

“改建一下,再卖出去,赚些差价,然后我们再拿钱买一座更合适的宅院。”

毕竟汴京的房价实在是太贵了,她们做生意赚的钱,大部分要留下来周转生意用,余下的那点盈利用来买一间宽敞的宅院远远不够。崔桃又不是伸手跟家里要钱的性子,而且有崔茂的事在前,亲爹有时候都靠不住 ,所以这房子还是靠自己赚来的钱,买来住着更踏实,以后谁都赶不走她。

王四娘终于松口气了,连连拍手赞叹崔桃主意好。

萍儿犯愁道:“可是这地方大家都忌讳,便是建成了琼楼玉宇,怕是也不一定有人敢来住,如何能转手卖高价?”

王四娘立刻被打击得笑不出来了,的确如此 ,这宅子如果有人需要的话,哪里会让她们十贯钱就买下来。要知道店宅务卖房子,都是公开竞价,价高者得。这次底价十贯,却只有她们肯买,都没一个人跟他们抢。

“那是还没人发现这宅子的好处。”

崔桃令王四娘雇工,先将这宅院的大门拆了,不要大门了。然后把那那几棵涨势阴森古怪的泡桐树砍掉,种一些花花草草。再按照她画的图纸,在院中央挖一座两层楼的地基,之后就不用动了,她自会想办法将这宅子卖出去。

“这这么挖一下,砍一下,便能把宅子高价卖了?”

王四娘诧异不已 ,她本以为这改建还会是需要一些时间,免不得要再花些钱进去,还真怕钱白花了又难以转手。可听崔桃的吩咐,倒是省事儿,花不了多少钱。

“嗯。”崔桃干脆应承,就背着手走了。

王四娘和萍儿求问崔桃的想法。崔桃偏偏不说,给她们留个悬念,让她们听她的吩咐好好去干就是。

其实崔桃也不是故意卖关子,因见二人每次来鬼宅都害怕,让她脑袋里地惦记点东西,转移一下注意力也好。

“这事儿听起来简单,但做的时候却一定要认真。别怪我没提前警告你们啊,若不按照我的吩咐办,这房子砸手里了,咱们就只能自己住了 。”

崔桃临走前,还不忘提议她们雇工可以就近找。

王四娘和萍儿连忙应承,让崔桃放心,一切保证按照她的吩咐来。因白天的时候,巷子里没人 ,俩人本着急想早点把活儿干完了,好见识一下崔桃怎么高价卖房子。

她们就没听崔桃的建议,另去寻了雇工,那些人听说在鬼宅做活儿都不愿干,多给钱也犹犹豫豫。

俩人随后在黄昏的时候折返大雨巷,这会儿在巷子里住的年轻人都下工回来了。一听说能多挣钱,还就近干活,有不少胆子大的就同意了。毕竟他们住的地方离鬼宅比较近,以前经常听到‘鬼叫’,所以比其他地方的雇工胆子大些。而且如果这宅子真能恢复正常,卖出去,不再是鬼宅了,于他们而言也是好事儿了。

崔桃回到开封府,就重新整理了钱氏姊妹的供词,琢磨着红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李远重新追溯调查了张素素在十日之前的生活情况,竟真得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

在十五日前,有人目击到张素素在东角楼街的昌隆布店跟一名红衣女子起了争执。

李远立刻拿了红衣的画像给布店掌柜认人,确定其所说的红衣女子正是天机阁红衣 。

俩人当时都看中了布店里的同一块红布料,奈何就剩下一匹。红衣先决定要买下来,张素素也想要,便请红衣把布料让给她。红衣却不肯让,张素素便哭着央求起来,说她买这块布料却不是给自己的,是给她年迈的母亲过寿所用。她解释说,她把好容易攒了几年的私房钱拿出来,另还借了一些才勉强凑够数,就为了买一匹这样好的红布料。

红衣丝毫不为之动容,还是不让,张素素就伸手去轻轻揪了一下红衣的衣襟哀求,哭得那叫一个惨,令在场所有人见之都不禁动容。红衣嫌她烦,把她推搡到一边,张素素便摔在了地上,哭得更凶。当时店里的客人们都觉得红衣有些过分,去搀扶劝慰张素素,还夸素素有孝心 。

张素素在这时,马上表示是她的错,她不该给人添麻烦 ,又对为她抱不平的客人们道谢。客人们见张素素如此懂事,又惹人心疼,就更加希望红衣女子能让一下,这可怜一下这颇为懂孝道的姑娘 。

大家纷纷指责红衣不能体谅、礼让一下别人,毕竟看起来她只是自己喜欢穿红衣而已,又不是急着拿这布料去孝敬母亲,何必那么急着一定要现在把布料拿到手?大家劝红衣做人善良点会有好报的,回头等布店再进料子的时候来买就是。

李远将事发经过调查得很细致,甚至还原了当时围观客人们的说话内容,让人听起这些经过很有画面感。

“最后的结果呢?”崔桃问。

“红衣付了钱,当着张素素的面,掏出匕首把那匹红布割了个稀巴烂 ,然后人就走了。张素素当时哭晕了过去,布店掌柜瞧她可怜,就帮她从其它布店要一匹货过来,终究让张素素如愿拿到了一匹同样的红布。客人们当时见那红衣那阵仗都吓着了,后来就一起骂她有病,做人太恶毒,竟然宁愿把布料毁了都不肯让给那么善良的小娘子。”

李远讲述完毕之后,感慨张素素的母亲其实早就去世了,想不到她居然会为了一匹布这样扯谎、装可怜。

“猜到她早晚会在这上头吃亏,但没想到她会碰上红衣,直接把命耍没了。”崔桃道。

“是啊,怎么会这么巧?”李远跟着叹道。

纵然张素素这耍小手段的做法阴损 ,不怎么道德,但罪不至沦落到被割喉惨死的下场。

“未必全然都是巧合,红衣说不定正好在盯着她,不过俩人刚好看上同一块布却是碰巧了 。”崔桃揣度道。

李远:“总之这做人还是实在点好,别讨嫌,能保命。”

“若我没猜错的话,张素素买的这匹红布是用来给王判官做喜服?”

大婚时,女穿绿,男穿红。张素素硬耍手段也要得到那匹红布,应该是有急用。近来她正筹备大婚,那红布自然是要用在王判官身上了。

李远连连点头,佩服崔桃猜得准,“正是如此,张素素被害后当日,我曾带人去搜查过张素素的房间,屋里正有一件没做完的红喜服,看大小,正符合王判官的身材。”

如果红衣早就盯上了王判官和张素素,她必然了解张素素的情况,晓得她没有母亲 ,自然也能猜到她买红布应该是想做喜服给王判官。

“看来这位红衣极为记仇 ,下手非常狠。”崔桃叹道。

本来是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二人因买红布有了瓜葛。红衣记恨上了张素素,她不仅当面戳烂了那匹红布表达不满,还要张素素去死,且以她的血去染红她未来夫君的衣衫。

这就解释了红衣为何会特意要求钱氏姊妹,一定要当着王判官的面割喉杀死张素素。

李远听了崔桃的推测之后,震惊不已,“就因为一匹红布,不仅杀人害命,还故意以血染红王判官的衣服,去讽刺濒死的张素素?这……这好生歹毒!”

李远连连感慨,真有点怕这位叫红衣的红衣女子了,感觉她比苏玉婉还可怕。

崔桃随后把这情况转告给了韩琦。

“李远刚刚跟我感慨说,红衣比苏玉婉还可怕。但我觉得还是苏玉婉更厉害些,真正厉害的人不会将想法表现在脸上。苏玉婉活着的时候可驱使红衣,这点也足以证明她确实更厉害。

对了,那天现场留下的富贵马粪,会不会就是苏玉婉自己养的马,红衣逆反杀了苏玉婉,然后骑着那匹马跑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