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开封府坐牢

关灯
护眼
第 51 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听张昌回禀, 说崔茂和吕公弼都是脸色铁青着离开,特别是崔茂, 走的时候手还有点发抖, 似乎气得不轻。

韩琦一笑置之,便专注忙自己的事务。

张昌却是很好奇崔桃在屋子里跟那俩人说了什么,才不过片刻的工夫, 就把原本挺气派的崔茂给气成那副样子。这能耐他若是学会了, 以后他跟在六郎身边处理事情的时候,岂不是更加如鱼得水?

张昌灵机一动, 回家问方厨娘讨了一小坛蜜渍梅花给崔桃送去。

“你给我的送东西, 倒是稀罕。”崔桃开心地收下, 让张昌有什么请求尽管说。

“倒不是我好奇崔娘子的家世, 只是想跟崔娘子讨教那对付无赖、缺德之人的有效法子。”张昌赔笑着求问。

“本来呢, 你以前对我态度也没多好, 随便来求我,我肯定不应你。”崔桃拍了拍那坛子蜜渍梅花,“可架不住你会送东西讨好人, 还会说话, 最喜欢你那句‘对付无赖缺德之人’, 用词精准。”

崔桃言外之意, 张昌骂得好!

她随即就把‘知己知彼, 专扎对方软肋’的怼人精髓之法, 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张昌。

张昌听了崔桃那番话, 颇觉得羞愧。他以前对崔桃是有几分瞧不上,特别是当他发现六郎对崔桃很不一样的时候,他心里更纠结。一方面他想要从主人的意思, 一方面他又觉得崔桃配不上他家主人, 所以他做着撮合的事情,却颇有嫌弃之意。

现在回想起来,这行为极蠢。得幸崔娘子宽容大度,把话挑明了,却没给他难堪。

张昌面上没表太多,但心里却很感激崔桃只是点到为止,留了面子给他。他连忙虔诚地跟崔桃道谢,心里越发觉得,难不得这样的人物会被他家郎君瞧上,见其度量便可知,人家真的配得上。

崔茂随吕公弼离开开封府的时候,心里憋着一口气无法抒发,越想越觉得不甘心。他堂堂朝廷命官,人至中年,竟混得被女儿威胁羞辱,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今天的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但她真的什么都做得出来。”吕公弼提醒崔茂还是不要再有动作,如今他在心里面对崔茂已经没有之前那般敬重了,但面上的礼仪还要维持。

“我看那个韩推官在护着她,烧簿册这种事,可大可小。可刚刚韩推官那里,不过是轻罚了她查点府库。若这烧簿册并非她一人的主意,而是一群人在我们面前演戏,就为了将人留下来呢?”

崔茂活到这年纪,也算阅人无数了,那韩琦的确是个不俗的人物,怕只怕他不止读书聪明,为官做人更聪明。他女儿在开封府的表现他也略有耳闻,留她在开封府,自然是更有助于他的仕途。

吕公弼本打算快些带崔茂离开,可听他提及韩琦,再想想刚才发生的事儿,也有些怀疑这是他们几人一起做戏给他们看。如果只是崔桃一人任性,擅自烧了簿册,讲不了什么。但如果是一群人故意如此,这其中只怕是有韩琦的主张。

韩琦的性子他多少了解一些,看似温润儒雅,实则冷情冷性,非触及他利益的事情,他不会过多插手。

为了留崔桃立功破案,让仕途更好?他倒是觉得凭韩琦的傲骨,不会这样做。怕就怕他帮崔桃是出于另一个原因,而恰恰就是这个原因,让吕公弼心生警惕。

吕公弼立刻派人悄悄去给开封府的王判官传话。吕公弼父亲是王判官的恩师,王判官与吕家的关系向来十分亲厚。他所以让他来帮忙,非常可靠,他断然不会对他们撒谎。

吕公弼就带崔茂在八仙楼的雅间内等消息。

崔茂因气性仍然很大,便要了壶烈酒来喝,辣酒穿肠的时候,灼烧得凶猛,崔茂不得不夹两口菜缓解一下。但菜一入口就发现味道极好,就不禁多吃了两口。

前来伺候的厮波何安,一边把端来的果盘放在桌上,一边请崔茂尝一尝八仙楼的特色炙鸡,特别是放在鸡肚子里一起炙烤的果块,趁热吃的那味道保证好。

崔茂便依言夹了一块品尝,果然觉得新鲜,便叹道:“都很好吃,比过别家,你们这的茶饭量酒博士却不一般。”

“原也不这么美味,跟别家差不多,多亏了崔娘子的提点呢。”何安笑着崔茂在斟酒。

“崔娘子?”虽然觉得不大可能这么巧,但崔茂隐隐有一种预感。

“对,开封府的崔娘子给我们博士出得的改良主意,她可是个能人,什么都会呢。”何安叹道。

崔茂夹菜的手一顿,随即放下筷子。

吕公弼生怕崔茂当场发火,闹得不好看,忙把何安打发了。

崔茂纳闷地思量之后,对吕公弼道:“她以前十指不沾阳春水,不会做饭!”

“可见她过去那三年不知吃了多少苦。”吕公弼趁机劝慰崔茂体谅崔桃的难处。

“体谅她什么?便是吃了苦,那也是她活该!谁叫她当年擅自离家!”崔茂气得道。

“当年的事——”吕公弼欲言又止,崔桃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瞒着,此刻他断然不能再做自以为是的事,坏了崔桃的打算。毕竟今天他带崔茂去开封府的举动已经惹她嫌了。

崔茂看着吕公弼,想知道他后半句话要说什么。

“我相信她有她的苦衷。”吕公弼只能这样说道。

崔茂叹了口气,拍拍吕公弼的肩膀,“你这孩子倒是念旧情,是我们崔家对不起你。本以为这次能把她领回去,你们还可以——”

“三年都过来了,”吕公弼苦笑一声,“我可以等。”

崔茂见他此状,禁不住再称赞吕公弼一番,举杯向他再度道歉,“却不知我怎么就养了一个这样的女儿,她跟——”

崔茂话戛然而止,连连摇头,灌了两盅酒进肚。

这时,家仆引王判官入内。

两厢寒暄之后,吕公弼便问王判官情况如何。

“那被焚烧的簿册确系为真。”王判官跟吕公弼解释,他得信的一人就在仓曹参军周初锴麾下做事,府库簿册多半由他经手书写,上面的字迹错不了。

吕公弼应承,跟王判官道谢后,便赶紧带着崔茂回家。

马氏听说儿子去了开封府接人,脸色一直不大好。如今听说人没接回来不说,崔茂似乎气得还不轻,崔桃甚至连她儿子的面子都给驳了,马氏倒是乐了。

“瞧不出她倒是有脾气。我记得以前她可是乖巧得紧,在长辈跟前向来规规矩矩,不会忤半句话。”马氏叹道。

“她变了很多。”吕公弼道。

“那还有点趣儿,但这吕家的门她却是进不得了。我听说她在开封府验尸,不仅会经手女尸,那些焦尸,男尸有时候也查。这摸过死人尸体的手再摸你,你受得了么?便是你受得,我却受不了得。”

将来她们做婆媳,总有亲近些的时候,这手伸过来的时候叫她如何应对?马氏自问比起别家婆婆,已经算宽容大度了,但容一名验尸儿媳的这种大度,她不想有。

“娘,别再逼我。”吕公弼垂下眼眸,声音沉冷至极。

“我——”

马氏本想再多说两句,可瞧吕公弼脸色极差,浑身都散发着冰冷压抑的气息,这让马氏立刻想起当年的光景来。三年前,在得知崔桃离家出走时,他不说一句话,也不哭闹他有多难过,只关着自己在屋里没日没夜抄书。那之后便鲜少见这孩子笑了,话也不多了。断然不能多说他,便是多说一句,这孩子就更会刻薄自己。有一次因为跪祠堂着凉,高热了两日都不吭声,直到人晕厥了,她才晓得这人若晚发现那么一会儿就会没命。

“罢了,罢了,我不管了!车到山前必有路,你自己想怎么定都随你。”

比起娶个验尸的儿媳,马氏自然还是希望二儿子能够好好活着。她真觉得头疼得紧,怎么就生出这么一个痴情种?却没见孩子他爹这样过。到底是外甥女,若将来崔桃进门了,她也不会刻薄了她,但这桩婚事她绝不会再像当年那般主动张罗。

吕公弼跟马氏行礼,谢过她的体谅,又命随从将红珊瑚献给马氏。马氏最爱这种些红艳艳的珊瑚,见吕公弼献来的是难得之物,不仅高兴,也觉得欣慰。

“他日我若能娶了她,定会带着她一起孝敬阿娘。”

吕公弼言外之意,他虽然痴情于崔桃,却也不会忘了孝敬父母的大事。他这样做也是不希望崔桃将来进门,会跟婆婆闹不和。

马氏高兴之余,叹了口气。这孩子果真是太痴情,连以后的事儿都早早地想好,这便为了妻子开始讨好她了。

……

崔桃带着王四娘出门买菜的时候,在路口碰见了吕公孺。

“三表兄等了多久?”崔桃可不相信吕公孺是碰巧在这里。

“实不相瞒,我是替二哥说好话的。”吕公儒笑着跟崔桃拱手,对崔桃道,“其实有些话确实该是我来说,比较方便。”

吕公儒告诉崔桃,吕公弼为了找她、等她,苦熬了三年,这三年他活得比死了都痛苦。

“当初都盛传你离家出走,两个缘故:一可是为了逃婚闯江湖;二是为了逃婚是跟意中人私奔了。总之不管哪一种,都跟逃婚脱不了干系,换成是谁都会觉得丢脸,难以接受。二哥他也免不了俗,确实也觉得丢脸过,愤怒过,甚至也怀疑过。但我觉得他最终还是相信你的,不然也不会一直等到今日。

这些年给他说亲的可不在少数,母亲为他张罗的好人家,他都给推了。其中真不乏有比你漂亮家世好的,他连看都不会多看一眼。”

吕公儒请崔桃多少体谅他二哥一回。

“这次的事,他或许冲动了,可换作是我,我大概会更冲动。于失忆的七娘而言,二哥大概只是一名刚认识的男子。但于二哥而言,七娘是他心心念念辗转反侧上千个日夜,才终于等到的人。你说,他能不急么?”

吕公儒平日里看着嘻嘻哈哈的,不似他大哥稳重,但说这一番话的时候,表情格外地认真诚恳。

“二哥不知我来找你,若知道了,怕是会揍我一顿,又或者大半年都不跟我说话。可我觉得有些事情还是要说出来,人家才会明白你的用心,我便想帮二哥一把。”

崔桃默然听完吕公儒的这番话后,还未及表态什么,就听到身侧传来呜咽声?

她扭头一瞧,王四娘居然哭得泪流满面,用手捂着都挡不住她咧开的嘴。

等王四娘发现崔桃在看她的时候,她的哭声就更大。

“太感人了,这世上竟有如此痴情的男子!你这是什么命啊,怎么好男人都让你遇上了!”

王四娘似乎觉得有点不公平,感叹的语气中夹杂着浓烈的抱怨之情。

崔桃警告地睨一眼王四娘,王四娘立刻乖乖地把嘴捂住,退后几步。

崔桃复而看向吕公孺,正要跟他说话,却见吕公孺连连摆手。

“七娘不必跟我说什么,我也不需要七娘回应什么,我就是把我见到的和我想法告诉七娘。”吕公孺说罢,还恳求崔桃一定要替他保密,今天他找她说的这些话千万不要告诉吕公弼。

“好。”崔桃话声刚落,就逃难似的吕公孺跑了。

“其实这位小郎君也不错,要不考虑一下兄弟双杀?”王四娘擦干眼泪,便开始玩儿起了重口。

崔桃抬脚就要踹她,王四娘赶紧嗷嗷叫着就跑。

晚饭打算只做了几样简单的炒菜,倒是太多特别之处。但今天买菜的时候,正赶上店家着急收摊,低价售卖余下的花生,崔桃瞧着这花生不错,正好想起来张昌还送了一坛蜜渍梅花,就买了一大袋带皮的干花生回来。

花生满满的一袋,只留下一少部分,余下的王四娘和萍儿都给剥出来,差不多有一大盆。

崔桃就把这些花生仁分成三份儿做。

第一部分炒熟了碾碎,熬糖浆,加了一勺玫瑰酱,做成玫瑰味儿的花生酥。

第二部分加一个鸡蛋搅拌,再调入面粉搅拌,一颗颗花生均匀沾裹满面粉,比较干爽不粘黏的状态。冷油下锅慢炸至酥脆。锅内再留底油,熬糖浆,加炸好的花生和芝麻,搅拌均匀之后起锅晾凉,便是又香又脆又甜的满口香花生了。

第三部分则用来的做咸口的脆皮酱油花生,面粉淀粉按比例混合,加芝麻油、酱油和腐乳汁搅拌搓成面团之后,分成一个个小剂子,刚好包住花生,再入烤炉烤制。因为个头小,须臾的工夫这脆皮酱油花生便能烤好了。这外皮摸起来干硬,咬起来却嘎巴脆,越嚼越香,咸口不油腻。

较之满口香,酱油花生更有咬头。甜咸口味的不同,避免了口味单一,丰富了味觉享受,容易腻,在品着小酒儿吃的时候,悠哉乐哉。

最后剩下的带壳的干花生,洗干净后,捏开小口,泡在水里,加胡椒葱姜五香粉。等到明天花生皮吸饱水被泡软了,便可以煮出五香花生来吃。

等忙活完了,天色也渐黑了。崔桃让王四娘去打听韩琦是否离开开封府了。得知他还在,崔桃便分别用三个碟子装了三种花生。另备一壶酒,置入冰盆之中,酒内特意加了蜜渍梅花。这蜜渍梅花一加入酒里,那味道却比青梅酒还要好喝,最适合小酌怡情。

崔桃和王四娘、萍儿吃完了饭,便凑一起坐着,边吃着香脆的花生米,喝着小酒,讲一讲趣事。

繁星漫天,夜风徐徐,三名性子各异的女子坐在凉亭之中,谈笑声不止,一天倦怠便也消散了。

韩琦负手站在荒院外,瞧着三人谈笑正欢,默了会儿,便转身走了。

张昌却赶紧提议去叫崔娘子来。

“多事。”

韩琦淡淡一句。

张昌马上意识到自己急于表现,有点不顾及正吃喝开心的三人。

崔桃咬碎手上的一颗脆皮酱油花生,抬眸望着院外依稀有两个人影离开,勾起嘴角,她随即低头继续吃下一颗花生,定要选甜的才行。

次日,至天大黑了,崔桃揉着干瘪的肚子,特来找韩琦一起去杂趣楼观赏简明月的幻术。

“没用饭?”韩琦问。

“要等到半夜子时才能看幻蝶,就干脆等着去杂趣楼吃。韩二郎请客,可不能让他省了钱。”崔桃随即告诉韩琦,王四娘和萍儿已经先去了。

韩琦应承,跟崔桃一起往杂趣楼走的时候,他却突然转路带崔桃到了一家不起眼的粥铺,直接给崔桃点了一份儿粥。

“别饿着,杂趣楼便是有吃食,也不过是些果点。”韩琦道。

“那韩推官也太小气了,就请我来这吃一碗粥?”崔桃揶揄韩琦一句。

韩琦倒不多言,便是坐在这半旧的小破桌旁,仍不失浑身清贵温雅的气质。

等两碗青菜虾仁粥端上来的时候,崔桃立刻被香气吸引得眼睛发直了。

“这味道太香了!”单单闻这味儿,崔桃就知道这粥肯定会好喝。

接着店家又送上来两份儿买粥就会赠送的饼子,看起来没什么特别,就是简单的油煎饼子,饼子没馅,上面连一颗芝麻都没有,纯面做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