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对这个人的观感还是非常明确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不能算是个好人。也不可能成为朋友。合作也只会在这种非常特别的情况下,而且估计也不会有第二次了。
但必须说,胡杨其实很同情弗里德里希。他的人生是个悲剧,不光是他自己,也是他的家庭和那个时代共同的悲剧。区别只是在身处于这种悲剧之中时,每个人选择面对的方式不同。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算是已经有了结束。几天之后,同样的报纸也会出现在沃特博士的办公桌上。
营地来了很多人和物资,但丝毫不乱。华夏科技内部的自觉性和纪律性,也就只比现役部队稍差一点而已。
基本上不需要花特别大的精力去管理,只需要做出计划,然后通知所有人,他们自己就会按照要求自己完成。
所以孙福生今天还是可以照常带着工作队去前面工作。这次胡杨他们几个也都加入了大队伍。除了人之外,黑娃也带上了黑妞。
他们最先遇到郁工的施工队。前面已经积累了几个月的经验,到这里他们的施工已经非常顺利。对于土质土层的判断,对于环境的利用以及热棒的使用,都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解决方案。
相信这次工程之后,郁工绝对能拿出几篇在国际学术界都能造成影响的优质论文。
热棒这个东西,胡杨在北美是见过的。如果把那边的使用难度作为100分的基准来做标准的话。
在林区的地面上使用热棒的难度就是150。而如果你真的克服了这150分的施工难度,效果就是200分的。
郁工专门给胡杨他们讲解过。在这里安置热棒是没办法使用统一型号的。各个位置的地温和周围环境还有日照情况都不同。
他们在设置热棒的时候,想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就必须根据具体条件进行调整。
在具体施工中,这种调整是常态化的。而在最先使用热棒北美,几万根热棒也就只有几个型号而已。
因为他们使用热棒的环境,是非常简单纯粹的。就是那种没有任何遮挡的荒野。也真的不需要进行微调。
有了热棒这种稳定低温的“神器”之后,筑路就真的变得非常简单了。他们的主要工具就是一种可以升温并且震动的设备。
升高温度能够让泥土融化,震动可以帮助塑形。至于塑形之后,就让这让土层重新冻住就可以了。
等到地面重新变得坚硬之后,再在上面铺设真正的路面。
现阶段他们暂时用碎石做临时路面。以后是用调配过的沥青还是用特种水泥,现在都还在讨论中。但将是第二期工程才会需要面对的问题。
“视察”过了郁工这边的施工情况之后,胡杨他们又开始向前方砍伐工作的现场靠近。
如果只是单纯的砍树,其实工程早就已经结束了。但因为胡杨十分坚持的环保理念,很多时候都需要因为一些特殊情况临时修改方案。
也正为如此,很多时候伐木工人需要等待工程师修改方案。那他们在不需要赶进度的时候,就开始用纯体力的原始方式伐木。
这个事儿还是跟胡杨有关系。就是因为他找来了美国那边伐木比赛的录像,送到了这里给大家看过之后。伐木工们也跟胡杨当初第一次看到这个比赛时同样的反应。
原来,这份辛苦的工作竟然能玩出这么多花样来。虽然看着外国那些人都个个膀大腰圆的,但咱们的师傅也不弱啊。以前不知道就算了,现在既然知道了,那就绝对不能比他们差。
于是他们就开始模仿着录像里练。练了段时间之后,就自然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有些是方法上,有些是装备上的。砍树是个技术活。
而工欲善其事就必先利其器。于是他们就开始发动群众智慧,改善各种手法,制作各种新工具。自己搞不了的,就去找孙福生要求升级装备。
对这些要求,孙福生完全是鼓励的态度。这也是华夏科技重要的企业文化内核。对于任何形式的创新,领导层都是会给予鼓励和支持的。
就像孙福生这边,不光是给经费的支持,还会跟沈阳那边要更好的材料,来制造更加专业的工具。
专业除了体现在各种设计细节上之外,还体现在个人定制化上。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斧子。
基本上他们每个人的斧子都是根据自己身高、臂展、肌肉类型等等条件调整过的。很多人都还会准备两三把斧子,用于各种不同情况。
总之,他们这批伐木工真的和以前完全不同。不仅是装备上,而且对待伐木这项工作的态度也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