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屋>都市生活>工业教父> 第415章 启程北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5章 启程北上(2 / 2)

还有一部分探明的煤炭矿藏的位置很尴尬,就在辽河口附近。河口,基本上都是冲积平原。这种地貌的开采的难度非常大。

这里土层松散易塌方、透水。同时在这里开采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环境影响。而且极有可能影响到整个辽河流域。所以基本上这些煤,探明了也没什么用,只能成为已探明储量后面单纯的数字。

铁岭以前真的是大城市,至少在辽宁关外是一座在史书上有名有姓的城市。而关于这些,胡杨知道也非常有限。

这个时候,祝老作为车上最年长的者,自然担负了给年轻人普及历史知识的责任:“铁岭在明代就已经设有卫。但你们现在经常能听到的就只有沈阳卫和天津卫。以前这里就叫铁岭卫。”

祝芷云好奇的问道:“爷爷,那为什么这个地方为什么叫铁岭?是因为这里以前有铁矿吗?”

祝老解释道:“有可能,但我没看过确实的记载。还有些民间传说,例如说在铁岭城内钟鼓楼那一条坚硬如铁的路,别的路到春天时大多都翻浆,而唯有那条路从不翻浆,所以就把这儿叫做铁岭的。还有很多类似的传说,但基本都做不得准。因为后来研究《辽史》的学者发现,铁岭其实原本不是这个铁岭。明朝之前,这里曾先后有银州、新兴等名字。银州是辽代将原在黑龙江流域的富州更名南迁的名字,辽灭亡后金朝废银州改为新兴县金、元二朝这三百年间一直用“新兴”这个地名,新兴县亦被称为古银州。明朝建立之后这个被称作"古银州"的地方开始有了铁岭这个名字。后来又才设立的铁岭卫。”

祝芷云听的有点迷糊:“铁岭没有铁矿,那总有岭吧。”

祝老笑着说道:“岭还是有的。大体是四山半水,四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祝芷云说道:“那听起来还挺好的。可是为什么现在就....”

祝老说道:“那不是铁岭一个地方的问题,是整个东三省的问题,是吧小胡。”

胡杨放下手里资料,说道:“农业的产量和产值上不来,工业发展受到大环境影响同样没有起色。这种情况在东北是具有普遍性的。”

祝老看着胡杨问道:“那小胡为什么将这里作为第一站呢?难道只是单纯的路过吗?”

这个问题很有点意思。可以说是祝老想问的,也应该是很多人想知道的。

胡杨说道:“路过肯定是一方面,北上的目的地是黑龙江,那远着呢。再说咱们自己省内的情况其实也算是比较了解。这次直接到铁岭,主要的是想看看松辽平原中段的农业资源。然后接下来的行程也会跟着这个思路走。主要是看大的种植区。”

祝老微微点头,说道:“如果只是看土地,那从天上看不是更直观,效率也更高吗?你们华夏科技应该是有这个实力租几架飞机吧。”

胡杨笑着回应道:“航拍的部分已经完成百分之六七十。这件事,三个月前就开始做了。”

祝老有点小意外的说道:“那你还要自己再跑一趟。”

胡杨很平淡的说道:“有些东西,在天上是看不见的。总还是要自己来过才能看得更清楚。”

祝老似有深意的看了看胡杨,应该是听出了的胡杨话中所指那层意思。当然,既然是那一层,自然是不能明言的。

铁岭也有华夏科技的分公司,但并没有在这个城市有大的投入。主要就是两个,商贸公司的分公司和华夏信息的分部。冬梅馆也准备进驻铁岭,正在筹备之中。他们这次住的地方,就是将来冬梅馆的选址。

相比沈阳,这边选址的规模要大很多。因为冬梅馆在这里是准备建座综合性的酒店,而不津津作为单纯的饭店存在。

这并不是说冬梅馆特别重视铁岭这个地方,其实正相反。只有在不准备大力投入的情况下,才会做综合性的酒店,放所有东西放在一起。这样做的有优点就是有统一高效的管理,后勤方面的成本会降低。缺点就是全了,就很难再专了。在比较重视的城市里做分部的话,就会用完全相反的想法。会不计成本的把每一个专项都做到最好。比如在北京的分店,就是这个策略。

这里原本这里就是个老国企的招待所,主体就是个二十几个房间的二层老旧小楼。买下这里,主要看重了这里的位置和配套的大院子。将近四千平的大院子,可比这栋楼值钱多了。

虽然胡杨并没有打算让华夏科技进军地产圈,但在发展阶段都还是尽量利益最大。现在这个阶段买房都要有块尽可能大点儿的地皮才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