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圈仔,大约算是一个不太友好的名词。泛指指在香港范围内从事非法活动的大陆人。
之所以叫大圈,据说是因为当年偷渡来香港的人,会在身上套一个充气的轮胎。所以就被叫成大圈仔。
大圈仔在香港不是受欢迎的人群。通常他们活动的范围也都在边缘地带。因为他们从事的基本都是非法活动。而且大多都与暴力有关。
但实际上,真正所谓大圈仔数量很少。但一般人很少会去仔细分辨普通大陆人和大圈仔的区别。
所以基本上,当他们看到几个穿着很土,脸上胡子拉碴、眼神凶狠、身材高大的人,基本上都会被立刻贴上大圈仔的标签。
今天,胡杨就要卢明和他的小队都变成大圈仔。
一辆破旧的小面包车开到荃湾的一座旧楼的后巷。这是一座很普通的旧楼,都是六七十年代那一拨建起来的。
香港现在的情况是,低收入人大多住在公屋里,中产基本都是公寓,卡在这两个阶层中间的就住这种老楼。
半小时之前,画过妆的胡杨就已经混进了这栋楼的对面那栋楼里。
情报,是胡杨现在最缺的。
一个普通的家贼,既然已经被找到了藏身地,那要怎么收拾都不是太困难的事。而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弄清楚是他的那一边是什么人。
是买家,还是中间的掮客,胡杨很想知道这个答案。
当然,胡杨是不会承认,这让他想起了上辈子的某些熟悉的生活。
胡杨今天给自己设定的身份是一个推销保险的业务员。穿着衬衫,戴着眼镜,一手提着公文包,一手拿着手帕,腋下有汗渍,但胡子刮的很干净,而头发更是梳的一丝不苟。蚊子和苍蝇都是站不住的那种。
八十年代的香港,像这种造型的人很多,大巴和地铁里随处可见。
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目标的周围一定有人暗中保护,或者说看守。但那些都是做事的人,真正掌控情况的人一定不会和目标在一起。如果是胡杨,他一定会选个能看到全景,可以随时指挥和支援的地方。
香港的人口密度大,这一带的楼群很密集,所以距离不会太远。比如目标对面这栋楼,就是一个很合适的地方。
事实证明,胡杨的专业能力并没有生疏。胡杨才走到第三层,就知道自己的推测是对的。
至少有个预备队就在三层的两个相邻房间里,大约应该有六到八人。像这种信息是很容易从门口的生活垃圾中发现端倪。
这同时也说明,这队人的水平很普通。
相比之下,第四层的这个人明显就谨慎多了。他没有虽有把垃圾丢到门口,也知道应该在门口附近放上几个易拉罐,作为报警机关。
把胡杨把整栋楼都逛了一遍,确认没有其他有趣的人之后,汗流浃背的他回到了三楼。撬开了预备队对面的房间门。
确认屋内确实没人之后,胡杨找到了电话,在下面翻出了一叠餐厅的外卖单。挑了一家看起来还行的,拿起电话拨了过去。
“要一份咕老肉,干炒牛河,还要一份蛋炒饭,我这里是....”
胡杨靠在门上闭目养神。大约过了四十分钟,他听到了一个靠近的脚步声。轻盈的起身,贴紧大门,通过猫眼看向走廊。
一个穿着白色背心的年轻人,提着一个篮子走到胡杨的视野中。年轻人看了看手里那张应该是写了地址的纸条,最终敲了对面的那个门。
胡杨对此并不意外,因为他原本就是故意说了对面的门牌号。片刻之后,房门打开一个皮肤黝黑的亚裔男人打开了房门。
年轻人说道:“你点的餐,十九块半。”
黝黑的男人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我没有点餐。”
年轻人举起手里的篮子,说道:“地址是这里,十九块半,多谢。”
说是多谢,但这口气和动作显然都是很不耐烦的样子。
黝黑的男人显然也不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人。年轻人这个态度,差一点就激怒了他。而差的那一点,就是从里面走出来的第二个人。
肤色差不多,但显然要前一个的地位要高一点。他拿出而是港币交给了年轻人:“不用找了。”
“我们没有点餐!”
“反正也是要吃的...先关上门再说...”
对面的房门关上,所以剩下的对话胡杨听不到了,但想要搜集的情报也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