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屋>历史军事>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695节吴郡暗涌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5节吴郡暗涌1(1 / 2)

吴郡吴城,吴郡总兵府。

吴郡总兵王霸正在书房里一丝不苟地批阅着公文。

当年,王霸与杜誉、王峥、曲阳合称“鲁军四秀”,四人在孔明讨伐董卓的战事中发挥出了旁人无法代替的重大作用,立下了孔明取得讨董之战全面大胜的头功,如今,四人都已成为汉东军的高级将领,四人原本一起坐镇扬州。孔明在得到扬州后,驻扎扬州的汉东军的高级将领大多是原江东军的高级将领,这么做是很有必要的,第一,可以表达孔明对他们的信任和器重,从而安抚、拉拢、稳定人心,第二可以人尽其才,原江东军的高级将领们扬州自然是最为熟悉的,让他们在江南一带统军领兵、打仗作战是最好的安排,如果把他们调到让他们感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们自然无法发挥所长,但在这同时,孔明肯定要往扬州派遣心腹嫡系将领,便是“鲁军四秀”,“鲁军四秀”正是扬州境内的四个非出身于原江东军的、手握实权兵权的汉东军将领。眼下,杜誉和王峥已去了丰州,曲阳已去了会稽郡,各有重任,王霸留守吴郡,四将去三,只剩一人,王霸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很多,先前,他主要负责两件大事:一是坐镇扬州核心吴郡,二是位于扬州正中北处的、长江南岸的秣陵县境内督建一座全新的、横跨长江的大城,该城已被孔明定名为“南京城”,以此推动扬州的经济发展,加强长江两岸地区的融合、联系、交流,眼下,他要负责的大事多了好几件。

王霸之所以要负责的大事多了好几件,是因为扬州的局势正在越来越复杂,前线的部队已经连续吃了多场败仗,使得扬州境内流言四起、人心惶惶,最重要的是,驻扬州的汉东军内部似乎也在暗流涌动。

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被突破的,王霸很清楚这一点。如果扬州一方面外敌逼近,一方面内乱丛生,扬州必然不保。

虽然王霸只是总兵并且还是低于州总兵的郡总兵,但他实权很大,手握一个旅和一个团,加上附属部队,合计大约八千精兵,牢牢地掌控着扬州的核心——吴郡。不过,王霸的部下不全是他的旧部,其中有不少人是在扬州本地吸收的原江东军的将领,比如他的副手、吴郡参将朱桓和他的副将孙翊。

朱桓是原江东军的青年将领,很有胆略和才干,为人重义轻财、爱兵如子,他每月拿到军饷俸禄都会转手拿出大部分发给部下,同时,他记忆力极好,只需见人一面便会一直铭记不忘,因此,他不但叫得出他的每个部下的名字,连部下们的父母妻儿子女家人也全部认识,如此,他的部下们对他非常敬爱,愿意为他死战,美中不足的是,他天性高傲并且桀骜不驯,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憎恶被人驱使,讨厌听人指挥,说白了,若给他一个连,他不会听营长的,若给他一个营,他不会听团长的,若给他一个团,他不会听旅长的,他就是这样,不喜欢有上司控制他。本来,像朱桓这样的“独行狼”式军官很难得到上级的喜欢,但王霸非常赏识他,因为王霸知道朱桓确实是有真本事的,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于是,王霸这样分配他的部队:旅在他本人手里,团被他完全交给朱桓,朱桓相当于“独立团团长”。

孙翊也是原江东军的青年将领,并且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孙氏宗亲。孙坚有五个儿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朗,孙翊正是孙坚的第三子、孙策和孙权的三弟。孔明在收服江东后,把绝大部分的孙氏宗亲都迁离出扬州,只有很少的孙氏宗亲在汉东的军政界里任职,孙翊便是其中之一。孙翊酷似孙策,武艺高强、骁勇刚烈并且性格豁达、豪爽、耿直、单纯,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孙翊跟孙仁关系很好,冲着这份关系,加上孙翊确实“没什么心机、心计”,因此,孔明允许孙翊在汉东军内担任军职,为王霸的副将,千夫长、校尉级别。

朱桓和孙翊相当于王霸的左右手,王霸对朱孙二人是很满意的,另外,朱桓和孙翊关系很好,朱桓性格桀骜,孙翊性格豪爽,两人“惺惺相惜”。朱桓代表着原江东军的青年将领,孙翊代表着孙氏宗亲,此二人被安排在王霸的部队里,其用意是无需多言的:安抚原江东的、孙氏的人心。孔明想要真正地让江东融入汉东,“严防死守”肯定不行,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应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值得一提的是,王霸能够成为孔明派到扬州的“第一心腹”,还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原因:王霸跟孙家颇有渊源。当年,王霸在西凉军里卧底时曾经放了陷入绝路的孙坚,因此,他跟孙家是有这层关系的。王霸坐镇扬州,孔明放心,原江东的人也欢迎,可谓一举两得的安排。

王霸正在看着一份紧急而重大的情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