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点起烟斗,狠狠地抽了几口,以此平息自己内心的惊涛骇浪、电闪雷鸣,他目光炯炯地看向穆顺,眼神威严凌厉无比:“这些内幕机密,是谁告诉你的?此人必是幕后主使!”
穆顺似乎有点抗拒,但他还是老老实实地交代了:“是……是伏皇后。”
“伏皇后?”孔明心头一动。
穆顺继续低着头:“是的。伏皇后被天子一剑刺伤,失血过多,太医们虽然竭力地救治,但她还是……回天乏术。在临终前,伏皇后把杨公和奴婢叫到她跟前,奴婢按照她的吩咐指示,在宫中一处隐蔽地方挖出了这个真正的传国玉玺。当初……偷走这个真正的传国玉玺的,就是伏皇后。伏皇后嘱咐杨公和奴婢,把这个真正的传国玉玺交给汉东王殿下您,她说……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机关算尽太聪明,最终害人害己,害了天子,害了她自己,还害了天子和她的孩子。她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汉东王殿下是真正的天命所归,因此,她在临终前把传国玉玺交给汉东王殿下,只求汉东王殿下,能够善待她唯一活着的孩子,也就是皇五子。”
杨彪道:“因为刘宠把汉阳绝大部分的军队都带走参战了,他本人也不在汉阳了,所以,我们很顺利地把皇五子、皇次女、皇三女带出了汉阳。”他示意跟他们一起过来的几辆马车。其中的一辆马车里,刘复瑟瑟发抖地缩成一团,目光惊恐惊骇,时不时地发出尖利的大叫声。
孔明心里的几个所剩不多的疑团在此时也得到了解答。
伏皇后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很有心计和心机,甚至可以说,她是怀有某种野心的。伏皇后的丈夫是天子,天子没有实权,伏皇后自然也没有实权,伏皇后想要获得实权,成为真正的母仪天下的皇后,那么,她就必须帮助丈夫获得实权,然而,她跟天子是“志向相同,道路不同”,也许,天子夺权的办法在她看来是不切实际的,也许,她夺权的办法没有得到天子的认可,于是,两人各干各的(天子应该不知道伏皇后的计划,伏皇后是瞒着天子进行自己的计划),说白了,伏皇后和天子不是“一伙的”,伏皇后加入了别的某股势力。伏皇后偷走传国玉玺,她这么做,一来可以帮助她的同谋编造“龙叼玉玺”鬼话,二来可以让她的同谋根据真正的传国玉玺,用那块贵霜魔玉伪造一模一样的假传国玉玺。不过,伏皇后十分精明,十分懂得防备别人,她防止真传国玉玺落入别人手里最终“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因此,她始终把真传国玉玺掌握在自己手里,处于自己的控制中,没有交给别人带出汉阳宫。
当孔明派褚燕把假传国玉玺送还天子时,伏皇后当然很清楚假传国玉玺带有“可怕的魔力”,但她似乎没有把假传国玉玺从天子身边拿走,更没有拿出她手里的真传国玉玺替换假传国玉玺。问题来了——伏皇后明知道假传国玉玺会让人发疯癫狂,为什么却任由自己的丈夫天天被假传国玉玺的放射性影响脑子而无动于衷?因为:天子发疯了,就不能当天子了,就要退位,就由天子的儿子(往往是长子)继承皇位,天子的长子就是伏皇后的儿子,这样,伏皇后的如意算盘一下子就很清楚了。伏皇后是有权欲的,如果她的丈夫掌握了实权,那么,她这个皇后自然也会掌握实权,但不会太大,为什么?皇帝是她的丈夫,她只是皇后,古往今来,皇后的权力是不可能大过皇帝的,别说在帝王家了,就是在普通老百姓家,哪家会是妻子比丈夫更有话语权?因此,在天子掌握了皇权后,作为皇后的伏皇后只能“跟着沾点光”,得到皇权衍生的不大的权力。然而,如果天子不能当皇帝,变成天子的儿子、伏皇后的儿子当皇帝,情况就不同了,皇长子刘中还很小,他当了皇帝,伏皇后就变成了皇太后,就可以垂帘听政,从而成为第二个吕后,伏皇太后的做了皇帝的大儿子就会变成伏皇太后的“傀儡”,伏皇太后本人就可以完全地大权独揽、掌控全部皇权,以女流之辈的身份控制帝国最高皇权。
于是,伏皇后明知道天子会被假传国玉玺搞得神智错乱、发疯癫狂,但她却故意装聋作哑。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伏皇后再算计死了,也没算过命运,她被发疯的天子给捅死了,她的所有的心计、心机、计划、图谋、布局……全部化为了泡影。如此,不得不令人感慨感叹。
除此之外,陈王刘宠很有可能也是此事的参与者,他是汉室宗亲,他致力于匡扶汉室、中兴大汉,但他的真正目的是让自己当皇帝,因此,天子死了或者疯了也是符合他的利益的。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弥留之际,伏皇后一下子“大彻大悟”,也许,她会嘲笑自己的自作聪明,临死前,权力什么的,还有什么意义呢?她只关心自己的孩子,毕竟,她是一个母亲。就这样,伏皇后做出了那个重大的决定,把传国玉玺交给孔明,换取孔明的怜悯,换取孔明可以善待她的孩子。伏皇后已经看透了,得天下者,必然是孔明。
传国玉玺第三次到了孔明的手里(虽然第二次到了孔明的手里的“传国玉玺”是假的)。
孔明长叹一声:“那个假传国玉玺呢?”
穆顺回答道:“此物凶戾阴邪,杨公派人将其投入黄河了。”
孔明点了点头,他幽幽地喷出一个烟圈:“穆顺,本王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伏皇后的同谋者到底是谁?伏皇后只是幕后主谋之一,不是最终的幕后主谋,这个庞大而复杂的计划,她一个人是根本完成不了的,她必然有同谋,或者说,是合作伙伴。此人,究竟是哪路诸侯?”
穆顺神色惶恐地道:“奴婢不知,殿下,奴婢绝对没有撒谎或隐瞒,奴婢是真的不知道,因为伏皇后没有说,她也许打算说出来的,但她在交代完了那些事情后,就已经撒手人寰了。”他随即想到什么,急忙从布包里取出一卷绸帛,“殿下,这是伏皇后在临终前撑着最后力气写下来的,她反复嘱咐,要求奴婢一定要把它跟传国玉玺一起交给您。”他说着,再次抹泪。
孔明打开绸帛,上面是伏皇后以皇后身份亲笔写下的一道手谕,也是她的遗嘱和请求,大致意思是:伏皇后以皇后身份证明天子身患狂疾,神智错乱、发疯癫狂,不能主事,不能再为天子,汉室社稷已危在旦夕,皇族帝胄已濒临断绝,当此万急之际,特批并且恳请孔明立刻主管汉阳、主持大局,力挽狂澜、扭转局势,挽救汉室社稷和皇族帝胄于倒悬危难之中。
手谕上盖着伏皇后的皇后玉玺,千真万确,足以证明这道手谕的真实性和政治合法性。
毫无疑问,这份手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孔明看向杨彪,杨彪表情木然地点点头,表示穆顺确实没有说假话。
孔明其实已经猜出来了,他只是想得到一个确认,不过,就算得不到确认,也无所谓。
杨彪声音干涩苍凉地开口道:“贤婿啊,现在……怎么办啊?”
孔明看向杨彪,苦笑一声:“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