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屋>历史军事>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275节攻伐辽东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5节攻伐辽东3(2 / 2)

公孙度怒极反笑:“公兴,多年不见,你也变得如此巧舌如簧、奸诈狡猾了!废话少说!孔明想要夺走我的玄菟郡、乐浪郡,除非我兵败身亡!”言罢,他勒马回头,不再理睬徐荣。

徐荣看着公孙度的背影,轻轻地叹息一声。

十分钟后,双方正式交战。

公孙度霍然拔剑,大喝一声:“开战!”随着他的一声令下,被积雪覆盖的原野间,五千平州军骑兵一起在马蹄践踏飞溅起的翻腾积雪中浩浩荡荡地冲杀向了齐鲁军,地面犹如成百上千面牛皮大鼓同时被敲击般轰鸣作响、颤抖不已,将近两万只马蹄践踏开的雪花碎冰宛若喷薄的白雾般笼罩着正发动全面冲锋的平州军骑兵群。

齐鲁军这边,副总指挥高顺大喝一声:“布阵!”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列队完毕的五千名齐鲁军步兵犹如一台平面机器般迅速地展开了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精确度令人叹为观止的运转变化,步伐铿锵有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列出了一个错综复杂但井然有序的步兵野战大阵。

阵法,这种东西不是后世文学作品或影视剧杜撰出来的,而是真实存在的,只是被后世文学作品和影视剧给渲染夸大了,然而,它就是冷兵器时期军队作战的一项不可避免的手段。两军交战,士兵们一拥而上,不叫打仗,叫打群架,军队讲究的是集体的力量、互相配合的效率,这也是军队战斗力的来源之一,阵法便是最直接的体现,一般而言,阵法只在野战中出现,通常用于以下的战斗模式:

第一,步兵防御或攻击敌方步兵(防御最常见,攻击很少见,阵法不太适用于进攻作战);

第二,步兵防御敌方骑兵(这是步兵在野地上对战骑兵、进行防御和自保的最有效手段);

第三,骑兵攻击或防御敌方骑兵。

在最早时候,阵法只有步兵拥有,后来,汉朝与匈奴不断大战,以步兵为主的汉军无法战胜以骑兵为主的匈奴军(步兵打骑兵时,打不赢、追不上、逃不掉),于是,汉军也组建大规模的骑兵部队,不过,这也只能跟匈奴军骑兵部队打个平手甚至居于下风,因为匈奴人自小在马背上长大,匈奴人小孩就是天生的军人,汉人小孩要读书,要干活,在长大后才会参军当兵,骑战能力自然不如从小就接受训练的匈奴人,直到后来,汉军战神霍去病天才地把步兵阵法融入骑兵作战,开创骑兵阵法(车悬之阵),才使得汉军骑兵战胜了匈奴军骑兵。

阵法并非华夏独有,外国也有,比如罗马方阵、马其顿方阵、瑞士方阵、西班牙方阵等,双方的道理是异曲同工的。

阵法逐渐地消逝于热兵器时代,但一直存在着,后世的现代军队使用的“小组战术”等,其实就是现代化的阵法。

构成一个战阵的军人少者十几人甚至几人,多者可以达到成千上万人,但无法继续多了,因为布阵极度考验将领的统军领兵能力以及士兵们的训练水平,布阵将领必须对部下士兵们达到如臂使指、得心应手的地步,部下士兵们必须经过反复的、严格的训练,才能布出阵法。阵越大,布阵难度就越高,维持此阵就越难,因为人多了,就容易陷入混乱,并且,阵越大,效率反而降低。一般而言,数千人组成一个大阵,最能把阵法的整体战斗力发挥到最大限度。

华夏之东的东瀛国深受华夏文明熏陶,包括军事,东瀛国的布阵战术也是来源于华夏的,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东瀛军队的“阵战”水平在冷兵器时代后期要高于华夏军队。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并非华夏军队不思进取、不进反退,而是:华夏人多,军队人多,动辄就是几万人、十几万人、几十万人的大战,不太需要阵战,东瀛人少,军队人少,打仗普遍就是几千人、万余人,非常适合阵战。如此,东瀛军队的阵战水平自然在实战中越来越高,东瀛古代名将几乎个个都是布阵高手。

在眼下的华夏汉末三国时期,第一布阵高手正是诸葛亮,另外,徐庶也是布阵破阵高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