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准备第二天再分粮食,没曾想,半夜时分,泸州城郊外就聚集了大量的灾民。
没办法,天刚亮,张明吉就找到里正,拿着人口花名册,往泸州城外而来。
昨天夜里,吴良已经和张明吉细细核算过,十岁以下的孩子和老年人,粮食是半担,十岁以上的人到中年人,粮食是三分之二担。
只能这样安排,不然的话,两千担粮食根本不够分。
灾民们排的队,足足有一两里地。还有些没有赶过来的。
郊外,搭起了高台,张明吉站在高台上,高声喊道:“李庄的人,往这边站!王家寨的人,靠那边……”
里正的花名册,是按照一村一寨的来编制的,将每个村的灾民分开,也好对号入座,以防冒领。
“凡是花名册上有名字的,先领粮食,没有名字的,先行等待,溱州城过来的人,请站出列,一会儿你们吃了东西,回到溱州城去后,自会给你们发放粮食!”
“大人!为什么我们要到溱州城去领粮食?在这里领不好吗?”一个溱州城的灾民问道。
“简直是胡闹!在这里给了你粮食,你能带回去吗?在路上,不怕被抢吗?”张明吉大声解释道。
人群骚乱一阵,很快,队伍就站好了。
“李庄的人先上来!”
旋即,就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在一个孩子的搀扶下,走到了高台下面。里正坐在条桌后面,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名叫李三乙,李庄人氏,这是我的孙子。”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吗?儿子儿媳呢?”里正问道。
“他们……”李三乙抹了把泪水,道:“饿死了。”
里正翻开花名册,找到李庄,再找到李三乙和他孙子的名字,画了个圈,再找到他儿子媳妇,打了个叉,现在先记着,以后再合计。
“请节哀,到那边去领粮食吧。”里正指着一旁道。
老人在孙子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往旁边走去,分粮食的人,取出一单粮食,交给老人,一旁有人做着记录。
老人根本拿不动一担粮食,张明吉早就想好了办法,他备有二十匹好马,还把溱州城内所有的驴子牵来了。
张明吉牵过一头驴子,两个士兵将粮食抬到驴子身上,牵着驴子,在老人的带领下,往李庄而去。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这种待遇。驴子和马匹,只是拿给老幼妇孺用的,要是你家有劳动力,那么粮食还得自个儿拿回家。
有些人家户,分到了两三担粮食,大人小孩一起围在粮食面前,傻笑个不停。
劳动力早就背着粮食回家去了,至于拿不动的粮食,则由小孩或者女人老人守着,由于周围有士兵把守,所以也没人敢去抢夺其他人家的粮食。
在张明吉将溱州城的人分离出来的时候,吴良就来到了溱州城人们的面前,道:“你们跟着我走,回到溱州城去后,自会分粮食给你们。”
有些人半信半疑,跟着吴良走了,当他们穿过泸州城,来到另一边,看到一辆辆马车装着的粮食之后,他们才喜极而泣。
从溱州城过来的人,也不算多,五六百人。
吴良带着他们,往溱州城而来,走得快些,天黑之前能赶到。
此时的溱州城,李干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团团转。他只要坐下来,没有三息的时间,就会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