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有些字写得还是很僵硬,但吴良觉得,比自己写的字要好上千倍,自己写的毛笔字,连一横都画不直,弯弯曲曲的,像条蚯蚓。
随着吴良默出来的知识越多,他们誊写下来的卷宗也就越多。吴良觉得,这样人工抄写着实不是办法,以前内外科那么厚一本,要是全用毛笔字写出,来可能要把人累死。
再说,这也是不切实际的办法。自己背不完教科书,只能捡自己的经历来叙写,但林林总总也是好些内容。
加上罗方所学的苗家医术,吴良觉得,也可以写出一本来,方便那些孩子学习。
但是手抄实在太麻烦,吴良思来想去,看看有什么办法,他忽然想到,自己可以做活字印刷啊!
活字印刷在北宋时期才发明出来,之前一直是雕版印刷。吴良觉得,自己是不是又创造出一项这个朝代目前还没有的技术了?
他本来是想把这件事交给其他人去做的,怎奈他解释半天,人家还是没有听懂,没办法,他治好亲自上阵。
他找了好些黏土来,先刻成胚子,放在火里面小心地烧制,没想到,做了好几次,也没成功
要么就是烧裂开了,要么就是烧制的时候,将胚子烧乔了。也就是胚子烧得不是很平整,要是不平整,怎么拿来印刷书籍?
吴良没辙了,他治病还得行,叫他来做这些杂事,他却做不了。即便他脑子里有做这些事情的步骤,他也做不来,毕竟他也不是万能的,所谓术业有专攻嘛。
他在铁站找了一个会烧制陶器的师傅,师傅虽说没听懂吴良要做什么,但他依旧按照吴良的指导,用粘土做了一些小方块,半干的时候,放到窑子里面去烧制。
这和烧制砖瓦不同,烧制陶器,需要更精致的操作。吴良终于发现他的错误之处在哪里,不过现在有师傅在做,他就懒得去学了。
等到第一批陶块烧制出来,吴良看成色还可以,他叫罗方将一些简单的字体一笔一划写在纸上,这些纸画的有小方格,放个大小刚好与陶土块大小一样。
罗方写了百十个不同的字,交给吴良,吴良将这些字盖在半干陶土块上,等字迹印在陶土块上之后,取下纸,留在陶土块上的字就是反的了。
这样作出来的字体,在印刷的时候,在纸上的字才是正面的。要是将字正正地刻在陶土块上,印刷出来的字,就是反的,别人怎么阅读?
第一批活字陶土块有两百个,也就是有两百个不同的字。按照平时的阅读书写来说,大概有一两千个字也就够了,毕竟自己不是做什么生僻字研究的,也不钻牛角尖写古文。
烧制很顺利,很快,两百个方块就出窑了。吴良拿着这两百个陶土块,他决定试一下印刷效果如何。
印刷效果出奇的好。吴良按照书籍的大小,做了一个小方框,刚好可以放完三五十个小方块,这一方框,就是一本书的内容,印完之后,还可以将陶土块拆掉,然后重新排版,方便极了。
第一批成功之后,吴良就大量地烧制陶土块来。烧了一千多个,常用字已经烧制完毕,吴良也打算不烧了,但最后一批两百个陶土块,烧制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