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至于那名机枪手,他打开捷克式枪管后部的提把,这个提把是可转动的,平时提把与枪管水平以便提枪运动,需要冲锋时将提把扳到垂直位置就成了前握把,此时即可抵腰射击。(1)
一般而言,捷克式轻机枪有三种手持式射击方式,第一种是抗日神剧最多使用的:两脚架折回枪管下方,左手握住两脚架,右手将枪身夹持在腰际射击,说起来实际上这种方式最让人接受,至于一般人担心的左手碰到发热发烫的枪管被烫伤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两脚架是连接在枪管下面的导气管上面的。
第二种就是将提把扳倒垂直位置,左手提着提把抵腰射击,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轻机枪的火线较低,原因是提把处于垂直状态时,提把实际上并非与枪管平行,是一个前低后高,所以提着的时候,机枪的枪管就很低。
要想机枪处于正常的火线高度,就得用德国式的第三种抵腰射击方式,即机枪提把扳向左下侧,左手并不是握住提把,而是握住提把与枪管连接的金属连接部件(提把是木质的)之间的位置,相当于是提把拐角处,一半握住木质提把,一半握住金属连接件,之所以这样握,是左手可以提供一个抵消部分后坐力的作用,有点类似于英国的司登冲锋枪的据枪方法。
这个鬼子突击队员使用的是第二种抵腰射击方式,在射击距离不过十来米的洞里,并不用担心命中率的问题。
后面十几个荷枪实弹的挺进队员,端着轻机枪,举着驳壳枪中正步枪,也已经接连通过木梯爬上来洞口往里面冲。
洞子里独立大队一小半人,被当场炸死—洞里没地形好躲,鬼子挺进队员投出的手榴弹还很多是凌空爆炸。大多数人被冲击波震得东倒西歪晕头转向。
近江屋三郎战术很对头,这时候就是冲锋要快,千万不能让敌人回过神来(或者说清醒过来),抗大的校长后来在东北也教导手下的军师团长们说:一旦敌人被打懵,要猛打猛冲,不能让敌人恢复有组织的抵抗。
即使没有被手榴弹的弹片直接杀伤,在洞里的独立大队队员们受到反复震荡挤压的冲击波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相对密闭的空间里面爆炸声特别大)影响,有四五秒神志不清反应迟缓的时间,但刚刚回过神来,鬼子挺进队员已经冲到来面前,四支驳壳枪,一挺捷克式轻机枪接连开火,射向活着的队员,连那名只是手拿刺刀的挺进队员都寻找倒在地下但还在动弹的独立大队队员们补刀。
独立大队在洞里毫无还手之力的原因极为简单—没有谁在洞里没事背着步枪,甚至挎着驳壳枪,这相当于在自己的寝室或者办公室里面一样。所以大部分人是在赤手空拳状态下丧命的。
只是在侧面洞口那里遇上了一些抵抗,几个在那里的炊事兵和反应快的两三个队员躲在那里与挺进队展开了对射,但几支中正式步枪和两支驳壳枪与三挺捷克式能比吗?完全是被压制了,近江屋三郎让手下扔了五六颗手榴弹,几个拿20响的队员再冲过去,在侧面洞口那狭小的地方避无可避,很快结束了战斗。
整个战斗很快就结束了,里面的30多人无一生还,大陆挺进队的队员在洞里只死了一个,伤了两个,是被派驻在独立大队当督导员的一个中尉打的,督导员是军统皖南站钟贡勋上尉的普通组所属,他被手榴弹震晕后,苏醒后用自己的20响驳壳枪,冲着面前的鬼子挺进队员打了两个点射,前面4粒子弹全打在那个挺进队员胸上,这个挺进队员就是刺伤孙华的那个,他还没得来得及报告,有一具尸体在峰顶下面的坡上。督导员后面一个点射打伤另外两个猝不及防的挺进队员,然后就被鬼子挺进队员乱枪打死。
2.
近江屋三郎把洞里所有的尸体都翻看了一遍,得出一个让他十分懊丧的结论:这不是背嵬队。
因为一则没有钢盔,独立大队队员们也没有穿昭和五年式军靴,而且自己有印象的蛮牛、王老虎和小三都没有看见。
虽然大获全胜,但是队员们注意到小队长闷闷不乐的样子,死了两名队员,伤了两名,但打死了敌人46人,近江屋三郎并不觉得这个战绩有什么了不起,借着化装偷袭和远远超过支那军队的单兵和班组战技术水平,他们的战损比一向是很高的。
他在意的是,大陆挺进队初到梅游县和吴瓷县行动,他们的行动模式不能让活着的人知道,这样他们的下一次行动,敌人依然无法加以防范。这次全歼敌人,总算达到了这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