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慢穿之路人甲生存手册

关灯
护眼
好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南方的冬天又冷又湿, 破旧泛黄的棉被压在身上, 虽有重量, 却不保暖。睡在里侧的张玲玲半梦半醒间往亲大姐楚楚的怀里缩了缩, 冰冷刺骨的脚丫子就这么塞到了张楚的小腿中间。

张楚打了个冷颤, 忙哆哆嗦嗦的跟啸啸买了保暖罩。这个保暖罩有些类似日后的电热毯, 只不过保暖罩要更高级些, 能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保暖八小时,是系统中少有的物美价廉之物。

身上暖和之后,张玲玲的身子也渐渐舒展开来, 不再像刚才那样把头闷在被窝里,或者将整个人蜷缩在张楚的怀里。此时,小妹张玲玲睡的香甜, 张楚则有些睡不着了, 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穿越到架空的七零年代,一个最接近她原来世界的年代。

此世, 她仍叫张楚, 是吴江县百里村里的一个农村姑娘。而葛宇轩, 如今还处在失联中, 不过就算联络上了估计也没啥用, 毕竟这个年代, 去趟县城都得打申请开证明,若他们离个天南地北,只怕一时半会儿是见不着的。她旁的不愁, 就怕葛宇轩语出惊人, 被人扣上高帽子游街示众。

想到此处,张楚又让啸啸试着联络病毒看看,只可惜最后还是没联络的上。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之间离的太远了,还是他尚未来到这个世界?

张楚没寻到葛宇轩,但她的小日子还是得过。百里村四面环山,延绵起伏。如今虽是寒冬腊月天,可是生产队里的事情仍是不少,这不,上个月,县里的书记就下达了指令,要在他们村北面挖个水库,把他们村子里的几个水塘打通,再跟东山村,西山村,坝埂村,油坊村等八个村的水系打通,挖成县里第二大人工湖,成湖之后,再修建水坝,水渠,方便引水灌田,主要目的除了灌溉之外,还有防洪,向城镇供水等。

这是他们县第一大工程,关系重大,八个村的村长都在县委书记那儿立了军令状,保证一年内完工,两年内正常使用。

村长说了这样的硬气话,就是千难万难,千苦万苦,也必须坚持到底。为了尽早的完成目标,村长刘大军带头挖土不说,还把他家里穿着开裆裤的孙子给带出来捡土块。村里人瞧了,自然也得拿出十二分力气来。

这日一早,张楚随着张家众人在大队食堂吃了碗大锅饭后,就跟着村长一道背了一长段伟人语录以示决心。集会过后,男人们拎着锄头钉耙就去挖湖,女人们则分成三个小分队,一批人照顾大队里的鸡鸭猪羊等,一小批人烧饭捡柴,更多的则是跟着男人们一道挖湖捡土。

挖湖之前,村里的会计,队长,军烈属,五保户等并不怎么参加繁重的劳动,一般都是干些分工记录等清闲的工作。如今任务艰巨,村长就取消了一切优待,甭管是什么人,都必须给他背着锄头挖湖,若有哪个敢偷懒,一个公分都不给他,饿死他个懒货王八蛋。

张家是村里的贫户,不管是解放前还是解放后都是穷人。按照她爹张长征的说法,他们家根正苗红,穷的光荣。对此,她娘苗红花颇有些不以为然,女人跟男人不同,女人的眼里只有小家,只有儿女。把儿女饿的半死不活,不叫光荣,这叫丢人。

苗红花是个能干的女人,一把子力气,挣的公分跟男人一样不说,干起架来,比男人还要猛个几分。与她相比,张长征就有些懒散了,干点活不是这疼就是那痒的,按照苗红花的话来说,这是他们老张家遗传下来的穷病,必须狠狠揍几顿才行。

因为挖湖的任务颇为艰巨,张长征这个根正苗红的穷人就有些吃不消了,若不是有苗红花在后面拿着铁钉耙虎视眈眈的看着他,只怕他早跑二十趟茅厕拉屎去了。对张长征而言,宁愿在茅厕里闻味儿,也不愿意像苗红花那样累。

张长征觉得苗红花是个傻子,不晓得偷懒,苗红花则觉得张长征不要脸,自己把自己的名字从铁蛋改为长征,偏他一点革命前辈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都没有,就他这懒样,根本配不上他的名字。他当初应该直接改成张懒鬼才对。

这两夫妻一做事就杠,事情一做完,就又好的跟一个人似的。对此,张楚觉得很是稀奇。

不过苗红花对张长征跟自己要求高,对唯二的两个女儿要求倒不是很高,按照她的想法,她累死累活就是希望儿女能够享福,特别是两个女儿,大女儿张楚白静瘦弱,小女儿丁点大,根本没必要让两个孩子跟着受累。女人若是累狠了,受凉了,对以后生孩子不大好。

这话是苗外婆告诉苗红花的,苗红花又告诉了张楚。苗外婆是个赤脚大夫,去年冬天跌了一跤,这一跤摔的狠,当时就中了风,后来不能吃不能喝还发了两日高烧,没过几日就去阴曹地府报道享福去了。

苗外婆在世的时候,最喜欢大外孙女楚楚,因此就将自己一身认药的本事全部交给了她。一来是因为楚楚这孩子聪明,教她又省心又不耽误事儿。这二来,则是因为她这个当外婆的不舍得大外孙女跟着村里人一道开荒种田。因为他们这百里村离镇上的卫生所较远,所以苗外婆这个赤脚大夫特别吃香,平日里只要采采草药,炮制药材,就能拿八个工分,根本不需要下地干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