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慢穿之路人甲生存手册

关灯
护眼
刘明元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楚相长叹一声, 正待说什么, 只见张荣带着婢女从门外走了进来。今日一早, 丫鬟就将张楚负荆请罪的事情告知了张荣, 张荣听了忙急急赶到楚相院里。进门一看, 见张楚完好无损的坐在那儿, 张荣心中的大石头方才安稳落地。待她平复心绪之后, 才缓缓向外公并爹爹请安问好。

“妹妹昨夜匆匆回来,今日怎么不多休息一会儿?”张荣坐在张楚身侧,柔声问道。这丫头, 怎么就这般好强?

“姐姐早安,我这心里存了事情,实在是睡不安稳。反正我此时已经在家里面了, 若是累了, 随时随地都能休息,倒也在乎这么一小会儿功夫。”张楚为姐姐倒了杯花茶, 笑着回道。

她与张荣虽为一母同胞的姐妹, 但论美貌, 她不及姐姐五分之一。姐姐肖母, 她则肖父, 她面孔雌雄莫辩, 身姿高挑清瘦,正因如此,她方能女扮男装于世间行动。反观姐姐, 杏脸桃腮, 明眸皓齿,面容如出水芙蓉般清新脱俗,身姿如细柳般绰约多姿,端的是倾国倾城,才貌无双。除了面孔身姿,姐姐的言行举止也文雅大方,堪为这柳州城贵女表率。

然而姐姐此人不仅容貌娇美,性子也温柔大方,周到体贴。张楚生母早亡,爹爹事务繁忙,可以说她是由张荣一手带大的,姐妹情谊深厚,远非常人能比。张楚记得姐姐曾教她牙牙学语,也记得姐姐曾弯着腰哄她走路,更记得姐姐曾半梦半醒之间为她抚背摇扇。她生病时,姐姐哭的比她还惨,小小年纪就信了佛如了素,只求佛祖保佑她这个妹妹平安长大。

她的姐姐优雅大方,聪慧过人。她有着大家小姐的矜持内秀,也有着寻常贵女没有的坚韧果敢。

这般好的姐姐,她怎么舍得让刘明元随意糟蹋?江山为聘,情深似海,那不过是哄骗愚人的鬼话罢了。

“外公,那刘明元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让你背叛大庆,扶他造反?”张楚再次问道。刘明元身为男主,自然会有他的优点,只是这些优点根本不足以让外公背叛大庆。

楚相再次长叹一声,回道,“楚楚,我帮刘明元,为的正是我大庆江山。那刘明元不为旁人,乃先太子遗孤,若他登基,我们楚张两家方能摆脱乱臣贼子的名声,死后我也有脸再见先皇。”先太子宽厚仁德,爱民如子,奈何身子孱弱,比先皇还早走一年。若他尚在,这大庆江山岂会轮到这个地步?

张汤顿时反驳道,“不可能,先太子身子孱弱,根本不可能使人受孕,此事太医院都有记录在案,群臣皆知。我是不信那刘明元乃先太子遗孤,定是他弄虚作假,以图江山。”先太子的确是个风光月霁之人,他敬佩先太子的为人秉性,但不代表他会轻信他人所言。

啸啸给的剧情之中并无这么一出,此时张楚也不敢确定是剧情不全,还是刘明元弄虚作假。

“虽说老夫年事已高,但并不愚傻,若无人证物证,我怎么可能轻信他人所言。这孩子确确实实是先太子遗脉,生母乃先太子近侍红姑娘。”楚相一脸欣慰道。

他虽还未见到刘明元,可听人说了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心中颇为满意。这般宅心仁厚,德才兼备,却有先太子遗风呀。若他登基,大庆还是大庆,百姓也能无忧,此乃两全其美之好事。

当真是老天垂怜,让他楚正仁能够清清白白的了此残生。

“老夫入柳州城那日,恰巧碰到当年的邹太医,也是因为他,老夫方才侥幸躲过阉党耳目,得以平安入城。当年老夫教导先太子,邹太医则为先太子调养身体,我与他共事多年,深知他对太子的忠心耿耿,不可能拿此事匡我。除此之外,那刘明元手上还握有先太子的印章,那印章是老夫亲手所刻,绝无可能认错。”楚正仁越说越激动,那眼眶竟是红了起来。

他教导先太子二十余载,感情深厚,当初先太子逝世,他为此大病一场。如今能遇先太子遗孤,对他而言,乃毕生最喜之事。

张楚听了仍觉得此事太过蹊跷,“外公,若那刘明元真乃先太子遗孤,怎么可能流落民间?母以子贵,正常情况下,那位红姑娘不是应该报告先帝,享受荣华富贵么?”按照外公所言,先太子虽然身子孱弱,可也深得先皇宠爱,他的子嗣自该得先皇喜欢才对,何至于隐入民间,改名换姓?

楚正仁抚须笑道,“楚楚这话问的在理,外公当初也有此惑。先太子仁慈,他离世之前曾刻意遣散贴身宫女太监,放他们回家免于殉葬。红姑娘当时也在遣散之列,她离宫之时孩子尚不足月,故而她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待她知道自己怀有太子孩子的时候,太子已经离世,太子妃也落发出家。她不过是个宫女,太子一死人走茶凉,她寻了好些门路才找到邹太医那儿。”说到邹太医一家,楚正仁脸上的笑意渐渐隐去。

先皇雄才大略,勤政仁德,然而皇上也是人,亦会做下糊涂事儿。当初先太子不幸离世,先皇愤怒悲痛之下曾下旨抄了邹家,并将邹家满门流放西南。

那一年,除了邹家被流放,还有刘家,瞿家。

“邹太医本要通报先皇红姑娘一事,哪曾料到自家会大祸临头,被贬西南。当时红姑娘是以邹太医义女的名义待在邹家的,故而也没能逃离此次灾祸,随着邹家人一道来了西南。”阴差阳错之下,先太子遗孤竟成了刘家子孙。

不过无妨,待天下平定之后,他定会带着刘明元去太庙祭祖,告慰先皇先太子在天之灵。

张楚听了犹不肯信,寻思一会儿问道,“外公,为何当初邹家不禀告先皇红姑娘怀孕之事?若真这般,岂不是能将功赎罪,救自家满门?”这般好的筹码,邹家为何不用?反而乖乖的带着太子的侍妾一道流放到西南边界?就是傻子也不会做这样的事儿啊。

“如何没有禀告?只是那时先皇身子已经开始衰败,朝中由二皇子把持,后宫由淑妃把持,这样的消息不仅仅没能带来赦免,反倒又带来一场灾祸。若不是邹家长媳大忠大义,以身替之,哪里还有如今的刘明元。”邹太医一家真是满门忠烈,忠心耿耿,为救太子遗孤,其长媳以身替之,如此大忠大义,堪为天下人表率。

楚正仁心中对邹家满门赞赏有加,更言邹家长媳端庄贤淑,忠孝仁义,乃天下女子楷模,可入列女传等。

张楚低垂着头,没有出言。若由着她的性子说话,只怕会被批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贪生怕死之徒吧。

“外公,依楚楚看,先查明刘明元身份,再合伍摇旗为好。所谓的人证物证都太过牵强了,其中细节根本经不起推敲。爹爹掌管十万大军,护整个柳州安危,牵扯众多,若棋差一步,落难的可不仅仅是张家,还有整个张家军。依孙女拙见,还是谨慎小心些好。”外公面色红润,身体硬朗,眼睛炯炯有神,看来刘明元的身份的确给他带来了很多动力。

听张楚这般说,楚正仁面色微微沉了沉,“楚楚,刘明元身世毋庸置疑,楚张两家自该忠君护主。我楚正仁得先皇知遇之恩,唯此方能回报一二。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既然享大庆俸禄,自不能让旁人夺了大庆江山。”

“外公,文武百官享用的俸禄从何而来?还不都是千万百姓交纳的税银。真论起来,您的俸禄不是大庆皇上发的而是这千万百姓发的。孔子曾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依楚楚拙见,国之根本在于万民,而不在于国君。若国君昏庸无道,就该选贤择能另立新君。这新君重要的是能耐仁心,而不是血脉身世。”张楚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反击道。

楚正仁听了,冷笑回道,“倒不曾想我这外孙女竟然如此能说会道。这天下若无君主,就如同片瓦无屋。若百姓无屋遮挡,如何抵御猛兽敌寇,防住风霜雨雪?你看事情只能看到表面,却不知深思其中深意。这天下百姓若不忠君,就如一团散沙,早晚得亡。若百姓无忠诚敬畏之心,人人能当皇帝,这天下还像话么?岂不是天天有人登基,日日有人造反?人该如蚂蚁蜜蜂一般各司其职,繁衍生息,而不是跟鸡鸭畜生一般抢食夺菜,无尊无卑。尊卑贵贱,岂可随意动摇?”

真没想到,他这外孙女竟然如此离经叛道,不知尊卑。

楚正仁心中有气,对着张汤怒道,“子不孝父之过,你身为父亲不能好好教导女儿,让她如此不知天高地厚,不分尊卑大小,着实让老夫失望。张汤,老夫且告诉你,这天下,是大庆的江山,轮不到旁人改名换姓。血脉亲情,人伦纲常,乃亘古不变之真理。我看楚楚不适合再看圣人言论,还是多背背《女戒》《女则》的好。”说完此话,楚正仁甩袖回了书房,他身后的老奴亦是板着一张脸将张汤等人请了出去。

张汤看了看岳丈,又看了看闺女,忍了忍,最终带着闺女回了他的院子。

依他来看,楚楚所言根本就没问题,倒是岳丈故意避重就轻,将话题扯大,倒显得楚楚没理了。

“爹爹,难道真的是我想的不对么?”张楚皱眉问道。也许她被和平民主的思想给洗脑了吧,她真不懂外公的那些忠义,就如同她不理解外公夸赞邹家长媳替人而死一事。

再者,她表达的意思根本跟外公说的意思不同啊。她只是觉得重立新君没必要考虑身世背景,怎么在外公嘴里,变成她支持人人称帝了?

“楚楚,论嘴皮子,你是说不过你外公的。此事你没错,你外公也没错,不过是你们两人考虑事情的立场不同罢了。”张汤摸了摸闺女的脑袋轻声说道。闺女比他这个当爹的有出息多了,敢说敢讲。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