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屋>历史军事>血火河山> 第四卷帝国威武 第三百六十六章 穆罕默德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卷帝国威武 第三百六十六章 穆罕默德五(2 / 2)

不过他想不到的是,他的这条命令半个小时后亲卫队长就汇报给了中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大特务头子罗玮,罗玮静静地听他说完,半晌没有说话,亲卫队长一句话也不敢说,安静地站在了一边等待着。

过了好久罗玮说道:“不能杀死马哈茂德亲王,想办法找个替死鬼,把亲王给我送到中国去,以后还用得着他。”

“是。”亲卫队长恭敬的说道,看来中国人说的话要比苏丹管用得多了。

罗玮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次做得不错,将得到我们的奖赏,再在奥斯曼帝国工作两年,我就安排你去中国,我会给你找一处舒服的地方好好的过完下半辈子的。”

这个亲卫队长感激淋涕地说道:“谢谢,谢谢,您对我的恩情我一辈子也无法忘却。”

第二天的夜里,马哈茂德亲王的家中突然失火,而救援人员却姗姗来迟,等到大火被扑灭,人们只从烧焦的房子中找到了几具变成焦炭的尸体,亲王一家人看起来全部惨死在了大火之中。

如此神不知鬼不觉的杀人办法,让穆罕默德五世非常高兴,为此他重重的嘉奖了亲卫队长,但他可不知道,现在的马哈茂德亲王正被中国的特工人员秘密带回了中国。

一场发生在奥斯曼帝国的政变,在全世界还没有多少人知道的时候就被快速而有效地镇压了,这场牵涉到奥斯曼帝国亲王和将军的政变,让协约国目瞪口呆,懊悔不已,一次多么好可以利用的机会就这样白白流失了。

在政变结束之后,穆罕默德五世以罕见的速度判决了才在达达尼尔海峡保卫战中立下战功的英雄凯末尔准将绞刑,原本按照苏丹的意思,还应该给他更加厉害的惩罚,但在中国人的强烈建议下,最好还是采取了“绞刑”这个比较温和的办法。

在评判中功勋卓著的中国人收到了穆罕默德五世的感谢,并被邀请参加了苏丹在王宫里举行的答谢晚宴,虽然看起来中国人不是那么乐意参加,但穆罕默德五世还是觉得一下邀请到了同盟国那么多的将军而倍感荣幸。

“我的臣民们,我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为中华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伟大友谊而干杯!”这是穆罕默德五世的开场白,他喝光了杯子中的酒后说道:“我必须向我的中国和德国朋友在这次平叛行动中的努力而表示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也许那些叛逆者的阴谋将会实现,这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将会是一个可怕的灾难。在欧洲,德国的军队给了英国人、法国人、还有俄国人以惨痛的教训;在亚洲,中国精锐的国防军打得英法军队失魂落魄;在巴尔干半岛,德奥军队从波罗的海至喀尔巴阡全线发动进攻;而在这里我们挫败了英法联军的登陆企图,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事呢?我相信,我百分之一百地相信,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我们,必将属于伟大的同盟国!”

他的讲话让下面响一阵热烈的掌声,但中国的将军周天成和德国曼?冯?桑德斯上将相互对看了一眼,两个人都露出了一丝苦笑。才经历了家人和部下的反叛,他们实在想不出这有什么值得穆罕默德五世如此高兴的。

“周将军,我对中国军官在这次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感到惊叹。”曼?冯?桑德斯真诚地说道:“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你们卓有成效的情报工作,在世界各地你们简直无所不知。”

周天成笑了一下说道:“这得归功于我们的元首对情报工作的重视,同时,中国和德国的情报机关也展开了非常愉快地合作,希望能把这样的合作一直进行到战争胜利为止。”

说到战争曼?冯?桑德斯的脸色明显有些暗淡,德国人虽然还在取得胜利,但已经没有了战争初期那种所向披靡的气势,胶着战是德国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周将军,我很想知道为什么中国的国防军在取得了亚洲大捷,在通往欧洲的道路已经打通之后,却突然停滞不前了?如果这个时候中国能够派出200万,不,哪怕100万的军队远征欧洲,将会彻底扭转整个欧洲战局。”

“那是我们元首和总参谋部的事,我无权过问。”周天成看起来有些无奈地说道:“我本人是非常乐意远征欧洲的,不过据我所知,我们在打完了亚洲战争之后,士兵非常疲惫,国内要求停止战争的呼声也很高,元首也承担着很大压力,也许这就是我们停止进军脚步的原因吧。不过请您相信,尊敬的将军阁下,我们不会坐视盟友陷入苦战的,在必要的时候,中国一定会倾尽全国之力来帮助你们的。”

桑德斯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周天成忽然笑着说道:“说到战争就让我想到了‘德国佬’咬掉的手臂。”

这话让一贯严肃的桑德斯也笑了出来,这是一个有名的心理战,而心理战也正是中德两国所高度重视的。

在德国军队攻击比利时的时候,令德国人从未预料到的事情发生了,市民同士兵一同作战,德国几千人死在比利时的机枪火力之下。

早战斗开始后不久,德军的指挥官埃米希被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赏识的年轻军官埃里克?鲁登道夫所取代。

他进攻了许多村庄和房屋,他的残暴使英国、法国及俄国的战地记者创造了“比利时孩子”这样的传说,其内容是比利时孩子的手被残暴的“德国佬”咬掉。这是一条谎言,这也是后来心理战中无数谎言的第一个。

这条消息引起了英国人的恐慌,以至于数千名年轻人参军,要“教训德国人一顿”,同时这也引起了意大利人的反德情绪。

一条简短的完全没有真实性可言的谎言,竟然引起那么大的反响,是同盟国和协约国,还有始作俑者都始料不及的,心理战此时才被各国高度重视起来。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a href=http:// target=_blank></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