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这个时候,董卓军的骑兵才发现一个个问题,一是对方的骑兵骑在马背上的姿势很怪异,双腿夹在战马马腹两侧,微微蜷缩着,似乎踩在什么东西上,这样一来,他们在接近敌人的时候,几乎把身体都藏在了马脖子后面,这样一来,当双方对冲的时候,董卓军这边的骑兵,很难精准的用他们手中的长枪刺中敌人。
但是敌人却将身体藏在马脖子后面,露出半张脸,夹持着长枪,准确的将长枪的枪尖指向敌人的胸腹,并且利用双方对冲的马速,狠狠的将长枪刺入到敌人的身体之中,并且快速的撒手扔掉他们的长枪,以防被反冲力给撞下马去。
另外还有一点,让董卓军的骑兵很是无语,那就是他们发现敌军的长枪,似乎比他们手中的长枪要长了那么一点点,大约也就是两尺多左右。
刚好敌人用长枪刺中他们的时候,他们却够不着对手,结果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刺穿,并且惨叫着仰面朝天的从马屁股后面翻下去。
这就实在是让人太郁闷了,要知道长枪的长度,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往往都是各个骑兵根据自己的臂力,还有夹持的习惯,以及长枪的重心,来确定自己的长枪枪杆具体的长度。
因为要保持长枪的平衡,所以夹持长枪的时候,往往要持握长枪枪杆的重心左右的位置,这样的话长枪才能保持放平之后,稳定的指向前方敌人,并且保持着稳定。
可是他们却没有发现,李琛军的骑兵持握长枪的位置,却并不是靠近中间的重心位置,而是加持的要靠后一些。
这样一来,理论上应该在持握长枪指向前方的时候,不容易保持平衡,导致枪尖会下垂或者是来回晃动,不容易准确的对准敌人。
可是偏偏李琛军的骑兵加持长枪的位置要靠后一些,这么一来他们的长枪看起来和董卓军骑兵的长枪长度相仿,可是实际上却在前方,要比董卓军骑兵的长枪长出那么两三尺长。
这就造成了李琛军的骑兵,已经刺中敌军的身体了,可是敌军的长枪还没够着他们,结果董卓军的骑兵就被捅落下马的更多一些。
而这其中的奥妙,一是李琛军的骑兵都有马镫,可以让他们更好的在马背上保持平衡,用出更多的力气,来控制长枪,另外一个就是李琛军的骑兵的枪杆尾端,多了一个铁质的部件,像是一个短锥一般,有一定的重量。
这么一来李琛军骑兵所用的长枪重心就后移了大概两三尺的距离,使得他们的长枪持握靠后一些,自然而然也就比董卓军的骑兵的长枪探出去的要长出两三尺长,结果造成了董卓军骑兵吃了大亏。
这么一来才造成了董卓军骑兵一个对冲下来,损失超过了豹骑营骑兵们损失的数倍之多,很多董卓军的骑兵都是被这么憋屈的捅翻下马,却没能够得着虎豹骑的骑兵。
这种战术,是李琛这边不知道演练了多长时间,才找到的一个投机取巧的办法,并且经过了不知道多少次对冲试验之后,才确定了下来,看似一点简单的改动,起到的效果却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