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允出发赶往甘州的同时,大明历五月二十一日(回历十二月九日),伊吾城下,已经满是红圆黑底的旗帜。
帖木儿双手持着千里眼,站在距离城池三里外的地方在侍卫的护卫下看着伊吾城头。过了许久,他才收回目光,轻声说了一句:“果然是座坚城。”
“大汗,即使再坚固的城池,也挡不住大汗的兵马。明日一早就正式开始攻城吧。”萨尔哈狂热的说道。
帖木儿摇了摇头,说道:“明日起先派人试探一番,等所有兵马到齐后正式开始猛攻。”
“大汗,出发前不是说抵达哈密城的第二天开始就猛攻吗?”萨尔哈问道。
“但是现在还有六七万人没有抵达哈密城下,而这些人携带着超过三分之一的攻城器械和大炮,没有这些,我军对城池的攻击力就小了很多,反而会让明国的军队通过这种相对猛烈程度较低的战争摸清我**队打仗的方式,即使能够消耗一定程度的守城的士兵和物资,也得不偿失。”
“况且,要是进攻,就一定要保证不间断的猛攻,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直到将城池攻破为止。可现在咱们手里的炮弹和攻城器械也不够多,还要再积攒几日。正好趁着最后几万人马赶来前筹备一下。”帖木儿说道。
“大汗,已经有了这么多的炮弹,还不够?至于攻城器械,这里的树木很少,仅有的树林还被砍了只剩下树根,难以筹备。”沙哈鲁忍不住问道。
“沙哈鲁,对待如同明国这样的国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在战术上要准备到极致。”帖木儿教训道。
“至于攻城器械,不一定非要用木头。命随行而来的工匠烧砖,哪怕质量很差也要烧。”
“是,大汗。”众人不太明白他的后一条命令的目的,但还是躬身答应。
说到这里,帖木儿又看了一眼哈密城,调转马头向营地而去。
“东察合台汗国的人都在哪里?”他一边踱着身下的马,一边又问耶斯布。
“大汗,已经探查明白了,大部分东察合台汗国的人都在逃过乌鲁木齐城后,南下越过觉罗塔格到了库尔勒、博思腾湖附近驻扎,少部分人马先是到了吐鲁番,听说大汗派人南下后又翻越库鲁克塔格去了罗布泊一带。那里有一个面积不小的湖泊,短期内足够十几万人生存。”
“沙迷查干本人在吐鲁番与明国的秦王朱尚炳会晤后,带领三万人马与一万朱尚炳手下的骑兵集结在一起,先是向东撤到了哈密盆地,在大军攻过来后又南下,在附近游荡。”
“马哈麻率领的留在古尔班通古特盆地的两万士兵原来都是老弱残,战斗力很低,被巴尔玛率领的一万骑兵击败,杀死了大约一千人,有三千人投降,其余一万六千人四散奔逃,其中马哈麻亲自率领的还有五六千人,一度想要东逃七角井城,被拦截后向北逃去,在又被我军杀死一千人后成功逃脱。巴尔玛正帅兵搜寻。”耶斯布回答。
“下令巴尔玛回兵乌鲁木齐城,不要再追了。马哈麻的那点儿残兵败将不值得一万精锐骑兵追击。况且还要防范瓦剌人。不过让他留两三千人在七角井城以北。七角井城位于从古尔班通古特盆地前往哈密的另外一个咽喉之地,不可不防。”
“明国在库尔勒以北还修筑了一座城池,名叫铁门关?”帖木儿又问道。
“是,大汗。据投靠的色目人说,明国当时不知道我军会从哪里经过,为了防范我军派出少量士兵翻越帕米尔高原来到塔里木盆地,所以在那里修筑了一座城池。据说在一千多年以前,契丹人统治现在东察合台汗国的土地的时候,曾经在那里修筑城池,并且命名为铁门关。不过后来契丹人发生内乱,他们就放弃了整个现在嘉峪关以西的地方,也包括那里。”
“现在那里应当有契丹人的士兵一千人,或许还有几百个工匠和民夫。”耶斯布回答。
“命驻扎在吐鲁番附近的士兵分出五千,再从尚未赶来的士兵中派出五千步兵和一万辅兵。南下去攻打铁门关。”帖木儿吩咐。
耶斯布答应一声,轻声吩咐身旁的侍卫记下来。
一边说着,他们已经返回了大军营地。此时在哈密城附近有超过五十万人驻扎。其中除了十五万主力军队、二十五万辅兵外,还包括主动投靠撒马尔罕国的三万多蒙古人、两万多中原色目人,以及数千其它的民族。另外,还有一些不自愿在营地里的人。
帖木儿带着将领们在营地内巡视,不一会儿来到工匠们驻扎的地方。工匠头子赶忙跑过来,躬身行礼道:“纳约萨见过大汗。”
“噢纳约萨,我的朋友,愿真主赐安宁于你。”帖木儿从马上下来,对他笑着说道。
“也愿真主赐安宁于大汗。”纳约萨又笑着回应。
“我亲爱的纳约萨,现在炮弹制造的进展如何?”
“大汗,炮弹制造的还算顺利,只是hu0ya0的数量未必足够。这里的各种矿产到底都埋藏在哪里也不知道,只能依靠从撒马尔罕城千里迢迢运过来的。如果可能,希望大汗攻打哈密城的时候能够尽量将大炮向前推,节约hu0ya0。”纳约萨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