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
为了能够更加直观的让五位研究生们知道超大质量黑洞迅速的增长机制,徐茫利用电脑上面的三维软件,制作了一个动态图,利用这个动态图进行相关的解释。
“这是钱德拉伦琴射线天文台发现的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徐茫把一份资料递到几人面前,满脸严肃地说道:“它存在于大多数星系的核心,差不多位于一百三十一亿光年之外。”
“这意味这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必须在第一批恒星死亡后迅速形成。”徐茫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不过目前还没有发现早期宇宙中有足够多的尘埃和气体来解释这种快速的增长。”
紧接着,
徐茫又拿出另外一份资料,递到了五人面前,说道:“这是早期的类星体报告资料,其中有十二个存在密度惊人的氢云,这些氢云是通过它们在紫外线下特有的发光来识别的。”
呃?
氢云?
什么意思?
五位研究生满脸懵逼地看着徐茫,对于为什么拿出氢云感到一丝迷茫。
“别急。”
“我还没有说话。”徐茫淡然地说道:“这些由冷而稠密的氢组成的云团质量是太阳的数十亿倍,在早期星系周围形成了光环,这些星系从中心延伸了大概为十万光年左右。”
“我们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些气体晕与星系紧密相连,为恒星的快速形成和超大质量黑洞的成长提供了完美的食物来源。”徐茫说道:“也就说在原始星系中的确有足够的食物来维持超大质量黑洞的生长和有力的恒星形成。”
“当然这一切都是我的猜测,如果想要更加了解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密码,需要去研究原始气体云的细节。”徐茫抬头看了一眼五人复大物理系的研究生们,笑呵呵地问道:“还有什么问题吗?”
“...”
“...”
“...”
一时间,
五人的内心受到了一万点的暴击伤害,为什么一个让大家感到困惑许久的难题,在徐教授的那里竟然活不过半个小时?他只是翻阅了一下自己递交的数据,然后从这些资料中找到了证明资料。
为什么当初自己就没有发现呢?
这...
这就是实力的差距?
“继续研究...调整一下思路,往古代气体云方面去思考。”徐茫淡然地说道:“十五天后给我一个完整的研究报告,你们现在回去吧,对了...如果想要借用什么天文设备,给我打报告,我去联系,国内的都能联系到。”
片刻,
看着五人研究生离去,徐茫不由叹了口气,急忙拿起边上的电话,给复大物理系的方骏主任打了一通电话。
“喂?”
“猜猜我是谁?”徐茫笑嘻嘻地问道:“猜对了没有奖励。”
“...”
“徐茫?”方骏很无奈地说道:“给我打电话究竟为了什么事?话说你好歹也是徐杨研究所的负责人了,以后开场白别是什么‘猜猜我是谁’,太不稳重了。”
“咳咳!”
“不忘初心。”徐茫尴尬又不失礼貌地说道:“方主任...话说之前复大物理系的分数线是不是很低啊?您让过来的十位研究生,他们的似乎不怎么样,感觉都有一些懵懂。”
“...”
“你不能用自己的模板去考量对方,你...你这个家伙也没怎么上过课,结果一年时间就蹿到了教授,还被你混走一个副主任,并不是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是和你一样。”方骏苦笑道:“好好培养一下,我还有事情...先挂了。”
啪!
直接挂断电话。
徐茫差点没有被气死,什么时候自己被别人挂过电话?
不对...
经常被小曼给挂电话。
...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着,
又过了两天。
徐茫基本上完成了不带电中子的散射问题,一个完全拥有自主产权的中子诊断装置诞生,不过...徐茫并没有把这个装置上报,他始终对自己无法解决真正意义上的不带电的中子不会被约束住,而感到烦恼。
对不起,
内心的骄傲无法接受这样的局面。
当然过分的骄傲最终都是以失败的结局为告终,徐茫知道这个道理,在努力攻破不带电的中子不会被约束住的问题同时,加紧对中子诊断装置进行相关的模拟测试。
为此徐茫研发了一个诊断系统,当中子诊断装置视野内的中子经过散射后,能够检查到散射中子比例,由此可以清楚知道此时有多少不带电中子的数量,而这些数据会以非常直观的展现在科学界眼前。
“嘶...”
“感觉还不够。”徐茫皱了皱眉,临时又修改了系统,增加了发射能谱、产额、空间、时间分布、辐射剂量等测量数据,以此来诊断因为不带电中子带来的综合影响。
此时,
中子诊断装置才算是真正完成。
“喂?”
“老婆?”徐茫接到了小曼的电话,一脸好奇地问道:“你要去京城开会?你开什么会啊?”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