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屋>古代言情>长安不见月> 夫婿觅封侯,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夫婿觅封侯,一(1 / 2)

翌日李隆基下了朝, 只许高力士相随,信步穿越整座兴庆宫,走到花萼相辉楼上俯视长安街景。

熙熙攘攘的人流, 士农工商云集, 街市上一如既往的热闹,明亮的日光落在宫殿华丽的琉璃瓦上,耀目金光如水四处流淌。

高力士敛容垂首, 正色道, “老奴已探明, 近日宫闱局流言,说杨家太夫人曾有意将杨子佩献给忠王做孺人。”

李隆基讶然失笑。

“杨家人好大胃口,一女许嫁两家。”

高力士缓缓摇头, “并不是, 是忠王先不肯,当场拒绝了太夫人, 然后杨家才转投寿王的。”

“是么?”

李隆基收敛笑意, 脸色阴沉, 眼中透出异样的光芒,疾言厉色地追问, “三郎推拒世家,莫不是故意避嫌?”

都说天子之怒胜过雷霆之威,李隆基以‘杀神’称号闻名长安二十余载, 这会子音调陡然抬高, 连站在七八丈之外的披甲卫士都忽地周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高力士仰起脸,翻了翻眼皮, 为难地回话。

“圣人知道, 自打出宫开了府, 忠王便不大愿意回宫走动,与老奴嘛,也不似幼时亲近。”

高力士身材高大,仪表堂堂,直视他人时就像佛祖跟前伺候的金刚一般,很有威仪,所以少年入宫时才得了‘力士’称号。可是高力士的性情却不似怒目金刚那般黑白分明,相反,在明敏易怒的李隆基身边,他不紧不慢的语调总能大事化小。

“也是,他那个性子,是喜是怒,连朕也瞧不大出来。”

李隆基喃喃自语,片刻又问。

“此女果然绝色?”

“杨家女容色如何,老奴未曾亲眼所见,不过忠王纳的杜氏着实美貌无匹,只年纪小些,待选时尚未及笄。”

“杜氏的出身呢?”

“也算名门之后,先祖即是太宗朝的杜如晦。不过现如今就破落了,阿耶在东宫做六品小官。”

高力士笑嘻嘻地扬起眉毛。

“还有另外一说。这杜氏的母亲姓韦,出自韦氏‘郎官房’,与忠王妃娘家挂着点儿亲眷。所以王妃一意要择了她,以后也好约束敲打。”

李隆基一愣,勾起嘴角,“朕这个儿媳倒是花样多。”

他想了想又笑。

“不过杜氏若是顶美,三郎一见倾心,大约便做顺水推舟之势笑纳罢了。原来三郎与朕有几分相似,惜色爱色,不忍美人儿流落。”

“可不是,父子都行三。”

李隆基哈哈直笑,“难怪独他府里儿女多,是个怜香惜玉的。”

笑了半晌,李隆基的眉头皱起来。

“倒是阿瑛,人前装作夫妻恩爱模样,骊珠担心他子嗣稀少,几次替他府里添人,他都不肯,原来用意在此。想来他是不满意朕给他挑的这个薛氏,母家太过于衰微了。”

“杨家前朝无人,独一个杨慎怡牛心古怪,不堪大用。”

李隆基挥挥手,眼瞅着高力士,“那是个呆子,不必理会。倒是你,日日在宫里混,不上前朝看着,如今也迟钝了。阿瑛冲着谁,你瞧不出来么?”

高力士忙道,“杨郡公膝下也有七八个女郎,却不曾参选。”

“杨慎矜得朕重用,自不必蹚浑水。混在其中瞎搅和的,多半还是长宁,哼,韦氏余孽,竟还自以为金枝玉叶,朕容她活到今日,已是法外施恩。”

李隆基向来厌弃韦皇后遗脉,高力士捧着拂尘不言语。

“朕记得,阿瑛已有三十多岁了?”

“太子景云元年生人,确已年逾三十。”

李隆基眼风冷峻,傲然瞧着天外流云,“他既然开口,朕便允了他。朕倒要瞧瞧他能翻出什么花来。”

“陛下圣明。”

李隆基意犹未尽,咂咂嘴又道,“朕这几个年长的儿子,各个都有些小心思。五郎、八郎依附阿瑛,多半背地里嘀咕朕偏爱惠妃,辜负了丽妃赵氏。”

“丽妃娘娘性子与惠妃娘娘大大不同,心思太重,面上越是装的若无其事,心里越是在意极了。”

高力士顿一顿,“所以寿数也浅。若是想开些,活到如今,太子对陛下也少些芥蒂。”

“哼,她看见刘氏临死之前,连升两级封了华妃,便以为可以比照着立后。然刘氏岂如她那般贪得无厌?儿子已做了太子,还非要占住皇后头衔。天下的好事都叫她一人得了去。”

“丽妃娘娘是任性些。”

李隆基愤愤然,平日端惯了的和气面容变得阴郁。高力士深知丽妃刚死时他对太子还有几分歉疚,时日长了,却嫌儿子不够体恤。

“大郎是个大老粗,一根直肠子通到底,日日与王妃较劲,待弟弟们倒是实心实意。三郎嘛——”

李隆基摸着花白的胡子想了想,“心里未尝不念着他生母。”

高力士劝道,“陛下,太子是丽妃娘娘亲手抚养长大的,自然孝顺。忠王可是打小儿抱到先皇后宫里的,杨氏的样貌他恐怕都不认得。”

提起先皇后王氏,李隆基心头越发不快,口中只是淡淡应了一声。

高力士察言观色,故意笑起来,“有桩笑话老奴念叨给陛下听听。”

“怎么?”

“上回忠王向老奴抱怨,说忠王妃和鄂王妃亲热的很,成日搬忠王府库里的东西给鄂王府用,忠王说了几回她也不听!忠王气的直骂女人只顾得娘家,不管夫家。”

李隆基愕然大笑。

“三郎怎的这般小气,诸位亲王里头,独他的封地最富庶,他娘子搬了什么好物件儿给四郎?”

“哪有什么好东西,不过是几匹蜀中来的料子。听闻鄂王妃喜□□饮,逢年节大摆筵席,想是鄂王的俸禄供应不及,她又是庶出,回娘家讨不到好处,便尽指望阿姐了。”

李隆基笑道,“儿子们不和睦,儿媳们却要好的很呢!你去传朕的意思,三郎小气,叫四郎来朕这儿领料子。”

“这话真传出去,鄂王妃没脸出门见人了。”

高力士脸上陪着笑,心头暗暗揣起疑问:圣人难得直言对儿子们的看法,却是连提都不曾提一下寿王李瑁呢。

长宁公主府。

自那日李隆基点了头,宗正寺便速速拟了条陈,命宫闱局往长宁公主府下聘。

长宁日日与杨玄琰并他几个养女怄气,正忙得人仰马翻,忽然听见人报说宫闱局抬了一千贯钱并二十四箱聘礼来,登时大怒,冲到二门上向来人问。

“寿王妃出阁已有数日了,你们这起子糊涂奴才,抬现钱来是什么意思?当我们杨家嫁出去个妾侍么?”

赖太监不阴不阳的笑了笑。

“公主说笑了,老奴今日来,是为太子良娣下聘。这良娣秩正三品,不是妾侍,难道是正妃么?”

“什么?”

长宁猝不及防,倒吸一口冷气,厉声追问。

“我们家哪里来的太子良娣?”

一个过气的公主,生母乃是罪过极大的韦后,能活到今日已是圣人开恩,却还这般趾高气扬不知深浅。赖太监的脸上不好看,正要发话,忽见杨家太夫人拄着拐匆匆走来。

她气喘吁吁地插到两人中间,顾不得长宁,先向赖太监道,“这位中贵人面生的很,想来不是飞仙殿的人,头次上门,很应该留下用个便饭。”

赖太监微微一震,知道她有意抬惠妃出来镇场面,然仔细一想,太夫人是惠妃的亲舅母,册立杨玉一事乃是惠妃亲自踩着杨家脸面做花样。

那——底下人还有什么可忌惮的?

他哼了一声,将拂尘一甩,傲然道,“老奴是宫闱局的人。”

太夫人颤巍巍点头。

“哦。不知中贵人可是走错了人家儿?”

头先那批待选女子,皆是由王洛卿领头的‘花鸟使’从大江南北搜罗而来,汇聚到长安城后,再由宫闱局挑选检查,一一摸清底细,方能送到皇子眼前。其中最出色的便是杨玉,她的身世如何,赖太监一清二楚。

杨家为了将寿王妃的名头收入囊中,全无廉耻之心,纳娼家之女入族谱。

此节外人不知,宫闱局内部却是津津乐道,早议论了个底朝天。

赖太监鄙夷地瞧着太夫人,故作诧异地问。

“太夫人莫不是忘了?上巳节选秀,杨家四娘可是参与了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