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屋>历史军事>帝国吃相> 第1304章 目标还很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04章 目标还很远(1 / 2)

人生在世,终逃不过生老病死,有年迈体弱者去世,也有无数新的生命诞生。

伴随着大秦经济的蓬勃发展,作为陈旭发家之地的清河镇,在全国乡镇的发展中独领鳌头,如今有大秦地一镇的美誉,天下咸知如雷贯耳。

清河镇的名声不光是因为陈旭,还因为这里蓬勃兴盛的工商业。

除开粮食之外,清河镇的瓷器、茶叶、造纸、酿酒、木器加工、糖果等工坊每年的产值达到六百余万钱,比整个雉县每年的税收还要多。

眼下整个镇上已经聚集了两千户居民万余人口,规模堪比雉县县城,大量原来居住在大山里面的贫民也都陆陆续续响应里镇上乡吏的号召搬出大山到清河镇居住,许多秦楚大战之后出生的婴儿这两年也都陆陆续续达到成婚年龄,加上清河镇几乎不收粮税,大部分家庭都还有人在几个工厂上班或者有其余挣钱的营生,生活富足之下夫妻之间造人的兴趣也都很强烈,因此这两三年清河镇新生儿的数量比去世的多了七八倍。

陈旭此次回来,看到的满大街都是抱着背着推着婴儿的年轻小妇人,还有一些三四五六岁的泥巴娃子满大街的奔跑。

面对清河镇如此多的新婚夫妻和新生婴幼儿,陈旭安排从镇上的财政收入之中拿出一部分钱财扩大了卫生院的规模之外还开设了两所幼儿园,以缓解家庭带孩子的压力,让年轻夫妻能够有足够的精力用于耕种和务工,入托费用每个孩童每年三石粮食,这笔费用对清河镇百姓来说完全就不值一提,因此陈旭的这个安排获得了整个清河镇民众的热烈拥护。

经济发展一直是清河镇的主要目标,但要支撑经济继续发展,除开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之外,还需要大量精通书写和计算的知识分子,因此陈旭命令清河镇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将小学再次扩大规模的同时,还开设了一所中学和一所女子学校。

女子学校是杏儿的要求,她回到清河镇生活,想要把自己在咸阳女子学院学到的歌舞美术裁剪刺绣等教会更多的人,杏儿的这个想法不仅牛大石支持,陈旭更加的支持。

清河镇的几样支柱产业,比如陶瓷、酿酒、茶叶、造纸等已经发展了到了瓶颈阶段,陶瓷和酿酒主要提供给清河商店,造纸眼下也主要是造白纸和新的特种纸张,供应对象并非普通民众,随着全各国地的陶瓷酿酒造纸等行业越来多,市场上对于高端奢侈品的消费需求远不如平民级别的增长快速,而为了保证清河镇的山清水秀的环境,陈旭并没有发展钢铁水泥这些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没有重工业的支持,那么清河镇未来的发展必然要向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因此就需要培养更多有知识文化和一技之长的人才。

女子学校的筹建,可以看做是清河镇转型的前兆。

未来的大秦,对于服装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裁剪刺绣等技艺的传播在未来具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先行一步,清河镇在未来将会走的更早更远。

因此在开设女子学校的同时,陈旭还要求牛大石尽快筹备开设一家服装厂和一家刺绣厂,还可以在附近城乡投资兴建织布厂,开始往高端制衣行业发展。

至于缺少教习的事不用陈旭操心,因为杏儿已经写信去给咸阳的一些女同学,并且已经有好几个回复打算前来帮忙,有了这些志同道合的同学帮忙,清河镇女子中学很快就会走上正轨,裁剪、缝纫、针织、刺绣等技艺很快就会应用到实践之中,几年之后,清河镇的制衣很快就能得到极大的发展,成为推动清河镇经济继续往前快速发展的巨大动力。

热热闹闹之中,杏儿和牛大石的婚礼很快举行,两人的新家就在清河镇,是一栋占据三十余亩的豪华宅院。

为了妹妹的出嫁,陈旭不惜钱财,从科学院抽调了匠工匠吏,加上雉县县令刘通的大力支持,这栋宅院耗时半年完工,不光房舍马厩游泳池等设计齐全,还在修建了水塔和自来水,让妹妹哪怕是生活在乡镇,仍旧能够过的舒心和安逸。

而且因为陈旭太师兼左相的高贵身份,始皇帝这次也还安排礼部官员随同前来清河镇,不光封牛大石一个五大夫爵位,而且还送上了一双玉璧和两车礼物作为贺礼。

这个举动不光让陈旭为之感动,更是让清河镇和整个雉县甚至是南阳郡都跟着震动,因此在杏儿和牛大石成婚的当天,南阳郡守和附近的几个县令都亲自前来拜会祝贺,同时还送了无数贺礼并且与牛大石称兄道弟,一个个喝的脸皮涨红拍着胸脯纷纷表示以后清河镇的事就是他们的事,一切困难都无需劳动太师云云。

婚礼宾宴一直持续了三天,看着新婚之后恩爱有加的妹妹和牛大石,陈旭非常的感慨,想当初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那家徒四壁的穷苦和营养不良一副风一吹就会飘走的瘦巴巴的小女孩儿,眼下的生活可以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而这个变化,归根结底来说是由他一手推动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